炎炎夏日,如何预防中耳炎

2019-7-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夏天来了,人们和水的亲密接触越来越频繁,洗澡次数增加不说,喜欢游泳的人也迎来了畅快时光,可是水不小心进入耳朵,容易引起中耳炎,相信不少人都有这个担心。

的确,中耳炎不可小觑,不重视还真不行。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黏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果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不当的捏鼻鼓气或擤鼻或因外伤性鼓膜穿孔导致的感染等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症状。

主要症状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表现

表现为耳痛、发热、耳内流脓量多,听力下降或耳鸣、眩晕等。

通过耳镜检查可见鼓膜显著充血,若鼓膜已穿孔则有脓液流出,听力检查多为传导性聋,少数患者可因耳蜗受累而出现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

少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或婴幼儿因不能陈述病情,常表现为发热、哭闹不安、抓耳摇头,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是造成治疗不及时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耳炎治疗

1全身治疗

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一般可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如早期治疗及时得当,可防止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后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参照其结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有部分患者因观念上存在使用抗生素对身体不好,而排斥或拒绝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或者有些患者因持续使用抗生素几天后效果不明显而频繁改用其他抗生素,这些都对疾病的治疗有害无益。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一般用10天左右,或用至鼓膜充血消失。

局部治疗

1鼓膜穿孔前:

①1%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

②1%麻黄碱液和含有激素的抗生素滴鼻液,可改善咽鼓管通畅度,减轻局部炎症。

③若经局部治疗无效且症状较重,或穿孔太小,引流不畅,应行鼓膜切开术以利通畅引流。怀疑有急性乳突炎应行X线片或CT扫描证实后立即行乳突切开引流术。

2鼓膜穿孔后:

①先以3%过氧化氢溶液尽量彻底清洗并拭净外耳道脓液或用吸引器将脓液吸净。(注意吸引器负压不可过大)

②局部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如0.3%氧氟沙星(泰利必妥)滴耳液,复方利福平液等,禁止使用粉剂,以免与脓液结块,影响引流。

③脓液减少、炎症逐渐消退时,可用甘油或乙醇制剂滴耳;如3%硼酸乙醇甘油,3%硼酸乙醇,5%氯霉素甘油等。

④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完全消退后,部分患者的鼓膜穿孔可自行愈合。

注意事项

?儿童在吮奶时乳汁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易引发此病,因此要掌握好喂奶技巧。

?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控制感染,直至症状消退后5~7日停药,务求彻底治愈。不可症状消退后即停药,以免变成慢性中耳炎。

?理疗,如红外线、超短波等,有助于消炎止痛。

?全身支持疗法,注意休息,调节饮食。

?局部用药时要遵守医生医嘱,不乱用药。

?要积极治疗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广泛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陈旧性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者禁止游泳。

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常见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底子”慢性中耳炎感染发作缓慢,但破坏性很大,能够造成永久性伤害。发病时耳中会不时流出灰色或黄色的脓液。你会丧失一部分的听力,感染时间愈久,听力丧失得愈多。因此,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感染到了晚期,它可能会扩散到耳后乳突骨上去。如果乳突受到感染,患者可能需要接受乳突切除术的治疗。在治疗无效的罕见情况下,耳骨可能受到损伤,造成永久性的耳聋。

中耳炎类型

中耳炎有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又有单纯性,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三种。非化脓性和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但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两种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如果是颅内合并症就有危害。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之所以会发生并发症,是因为中耳的顶壁称为鼓室盖,鼓室仅借此薄骨壁与颅中窝大脑颞叶分隔,乳突后壁又借乙状窦骨板与小脑相近,这两种中耳炎具有侵蚀,破坏骨质的因素,一旦骨壁腐蚀,感染可经此进入颅内,引起脑膜外,脑膜,脑实质的炎症,局限形成脓肿。

预防慢性中耳炎的方法:

1、洗澡或游泳时耳朵内如果进水,可能容易滋生细菌,若已进水时,可以用棉棒清洁,但深度不要太深。

2、曾经发生过中耳炎的人,容易再度复发,自己要避免感冒,一旦感染到感冒或中耳炎,应找合格医生治疗。

3、家中如果有人抽烟、擦油漆或点香时,应该保持空气流通,这样可防止上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而引起肿胀。

4、要保持耳部干燥、清洁,用棉花棒将耳中分泌物擦掉。

5、要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保证睡眠;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6、老人住房应通风透光,保持空气洁净及适宜的温度湿度。饮食上注意营养,常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7、擤鼻方法要正确,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侧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防止鼻涕进入中耳。

8、得医院接受正确治疗,防止转化为慢性中耳炎。

9、感冒后应当注意擤鼻的方法,即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气,对侧鼻孔的鼻涕即可擤出。一侧擤完,再擤另一侧。或者将手帕、卫生纸放在鼻前方,不压鼻孔,用手轻轻扶放在鼻两侧,只是用力由鼻孔向外吹气,将鼻涕擤在卫生纸或手帕中。

桐乡西门子地址

桐乡西门子助听器中心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k.com/jbbj/10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