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解同仁医院栗光明患者是医生最好的老师

2020-8-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运动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34179.html

栗光明,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肝胆外科主任;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手术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移植学分会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MDT专委会常委,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器官移植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医促会肝脏肿瘤分会常委兼秘书、结直肠肝转移肿瘤分会常委、胰腺肿瘤分会常委、腔镜内镜分会委员,海峡两岸胰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等多家学术期刊编委,河北医科大学、医院客座教授。曾师从国际著名肝脏移植专家ST.Fan教授系统学习肝脏移植及活体肝脏移植。擅长肝胆疾病的外科诊治,特别是肝癌、肝硬化、胰腺癌、胆囊癌以及胆管癌的外科治疗以及肝脏移植手术。协助主持完成了北京大学肝胆外科中心的所有肝脏移植手术,独立完成肝脏移植手术余例次,其中包括亲体肝移植、再次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减体积儿童肝移植等;肝癌手术例次;70%以上肝癌手术切除及50%以上肝脏移植手术可以做到不输血。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十·五”攻关等大型科研项目;参与编写《腹部器官移植手册》等多部专著,并有30多篇肝移植临床论文发表。曾获国家级教学奖二等奖、北京市一等奖及北京大学一等奖。

出诊时间卡一二三四五六日上午下午夜晚

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栗光明教授认为,临床医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践的学科,没有大量病例的积累,特别是失败病例教训的吸取,很难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一些失败的病例更能激发医生的思考,如果妥善处理,会比书本上的知识更为宝贵。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栗光明教授回忆起了一段往事:年,栗光明医院肝胆外科的医生。一天,病房里送来了一位严重肝硬化危重男患者张某。检查发现,张某的肝硬化已经导致了门脉高压症,只能通过切脾断流手术来解决燃眉之急。术后一段时间,张某一直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到了年,张某不幸又被查出身患肝癌。通过CT检查,栗光明发现癌细胞并没有“占领”患者的全部肝脏,当时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切除长癌细胞的部分肝脏。这次手术做得也很顺利,再一次从生死边缘挽救了张某的生命。但四年之后,张某的肝癌复发了,而且入院时癌细胞已经侵占了他的整个肝脏!

针对复发的肝癌,当时的医学手段基本上无能为力。恰巧就在那段时间,医院成功开展了全国第一例肝移植手术。栗光明也刚刚从那里学习回来,医院开展这项手术。但在上世纪90年代,一项新手术问世时,很少有患者冒着风险去接受;然而,医院即将开展的肝移植手术时,竟主动要求试一试。当时他说的那些话栗光明至今还记得很清楚:“栗大夫,你们救了我两次命,第三次我依旧相信你们,希望你们能给我做肝移植。虽然我知道手术当中很可能出意外,我也很可能会死在手术台上,但我不怕……”这些话体现了医患的一种信任,一种生命之托,让栗光明非常感动。那一刻栗光明下定决心,第三次手术,也一定要像前两次一样成功!

年5月18日,栗光明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给张某做了肝移植手术。这台手术不仅是他人生当中的第一台肝移植手术,更是北京地区最早成功开展肝移植的手术之一。做手术时,栗光明的老师冷希圣教授一直站在他身后鼓励他。手术做了整整10个小时,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张某在ICU里醒来时,栗光明就站在他身边。他知道站在自己旁边的这位医生又救了他一命,便眼含热泪,强撑着握住了这个救了他三次的救命恩人的手……

这台手术成为栗光明开展肝移植的标杆。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内,他又做了第二台、第三台、第四台手术,都取得了成功。这让他对开展肝移植技术信心十足。可就在这时,张某忽然高烧不退,病情恶化。CT检查结果显示已经出现了肝脓肿,还合并有非常严重的腹腔感染。为什么手术做得好端端的,患者也坚持服用了抗排异的免疫抑制剂药物,三个月后竟然会出现这么严重的腹腔感染?而且,这么严重的胆道合并症,即使是神仙也没有回天之术了。

张某临终之前,又对栗光明说了一番话:“栗大夫,还是那句老话,我两次的命都是你们救的,这第三次我同样愿意让你们来做这个工作。哪天我不在了,我愿意把我的遗体捐出去,第一能让你们知道我这次肝移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第二也算是我对你们的一个回报……”当时栗光明听了这话,泪水顿时簌簌而下……

张某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栗光明心里都过不去这个坎儿。那段时间他把自己封闭起来,思考了很多问题,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有多么的不容易。因为患者的生死就决定在他们的手术刀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外科医生们都希望搞清楚患者去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不让悲剧重演,不让下一个患者重蹈覆辙。

几天后,栗光明和他的团队忍着悲痛,对张某的遗体进行了病理解剖。正是这次解剖,让栗光明找到了问题所在。之所以术后出现了胆道合并症,是由于当时给张某捐肝的供体肝脏有一支动脉血管存在变异,导致肝内胆管供血不足,出现胆管缺血坏死,最后导致感染,形成肝脓肿。由于原来没有做过这样的手术,所以医生们对如何处理这支变异的血管没有经验,于是在手术时没能妥善处理这根变异血管,导致肝里一部分血管缺血坏死,继发了肝炎。由于胆道合并症非常隐蔽,在早期刚做完手术后没有任何症状,大概两三个月过后就会突然出现生命危险。

这次病理解剖对栗光明影响非常大。正是因为这个失败的手术,使他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时所选择的课题,就是肝移植胆道合并症的防治,他也由此成了国内撰写此方面文章最早的作者。栗光明发现,我国早期肝移植的胆道合并症发病率非常高,也是主要致死、致残的原因之一。

“患者才是医生最好的老师。”栗光明教授总结说,“成功对你有影响,但失败对你的影响会更加深刻。”肝移植手术现在已经比较普及,死亡率也已经降低到1%;但肝移植在早年刚开展的时候,死亡率很高,达到了20%甚至更高。正是因为有千万个“张某”对医学进步的奉献,才能让医生们在一次次失败后找到问题所在,继而造福医学,造福更多的患者,让人类离死亡越来越远……

手术中的栗光明教授

(图文均由医院提供)

致力于传递医药卫生专家的权威声音,抵制充斥网络的“伪科普”、“伪保健”、“伪养生”等的不良信息,主要推送医药卫生专家学者的见解、见闻、见识和见证类文章,发出主流学者的声音,让权威医学专家告诉我们真正的、科学的、高端的医药健康信息。

学术支持:《中国医药导报》杂志、《中国当代医药》杂志、《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中国现代医生》杂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k.com/jbbj/10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