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无止境,优YOUNG好医声晚期胃癌个体

2021-8-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啊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89217.html

呋喹替尼作为高选择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在结直肠癌领域收获硕果,在胃癌领域也彰显出可期的前景——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GI)上公布的一项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胃癌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出积极的疗效与可控的安全性。

靶向、化疗、免疫联合治疗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期将为大家来带来3个晚期胃癌二线或后线联合治疗病例,并特邀华中医院张涛教授为大家带来简要点评。

病例提供者

中医院宋岩

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患者女性,67岁。

主诉:胃癌术后半年,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天。

现病史:患者于-11-01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术后予以替吉奥单药治疗半年。-05于外院腹部CT,提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为求进一步治疗来诊。

既往史:既往体健,肝脓肿穿刺引流术后半年,余无特殊。

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PS评分0分。

病理:-11-01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胃局限溃疡型低分化腺癌,部分呈管状腺癌和乳头状腺癌,部分呈印戒细胞癌/低黏附的癌,Laurn分型:混合型,结合免疫组化,符合原始肠细胞表型的癌/产AFP的胃癌,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肿瘤侵达肌层,累及幽门、十二指肠,可见脉管瘤栓;未见明确神经侵犯;大网膜、胃切缘及下切缘未见癌;淋巴结见转移性癌(8/70),pTM分期:pT2N3a。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FP(1+),C-MET(1+),EGFR(2+),GPC3(-),HER2(-),MLH1(+),MSH2(+),MSH6(+),PMS2(+),SALL4(-)。

诊断:胃局限溃疡型低分化腺癌,pT2N3M1。

治疗经过

第一阶段:一线治疗(-05至-08,外院)

-05起予以“贝伐珠单抗+CAP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化疗”治疗6周期,疗效评价PR,期间行局部放射治疗1程。

-04外院腹部CT复查提示:腹膜后淋巴结较前略增大,疗效评价PD。

第二阶段:二线治疗(-05至-08,外院)

-05起予以“白蛋白紫杉醇+阿帕替尼”化疗6周期,期间发生严重口腔溃疡。

-11复查腹部CT提示:腹腔干旁肿大淋巴结较前增大,现短径约2.0cm,疗效评价PD。

第三阶段:三线治疗(-11至今)

-11-12起,予以“呋喹替尼5mgqdpo,用药3周,停药1周+卡瑞利珠单抗mgivgttq3w”治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TBIL)均在正常范围内,无特殊不良反应,耐受良好。

-12-31复查腹部CT提示:腹腔干旁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现短径约1.1cm,疗效评价PR。

图呋喹替尼治疗前后腹部CT对比

病例总结

患者为胃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既往接受过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疗效欠佳。三线治疗使用呋喹替尼5mg/d足剂量联合PD-1单抗治疗,靶病灶短径缩小约45%,疗效评价达到PR,截至发稿时,PFS已超过3.4个月,耐受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病例提供者

中国科学医院西区(医院)李梦鸽

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患者女性,55岁。

主诉:确诊胃癌5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06自觉上腹部饱胀不适,进食后加重,空腹自行缓解,后发现体重下降明显,于外院行胃镜及病理提示:“胃窦黏膜糜烂,局灶黏膜内癌改变?”,-08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腹部外科。

既往史/家族史:既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否认其他慢性病史。

体格检查:PS评分1分。浅表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CEAng/ml,CA.2U/ml;肝肾功能、尿常规、大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电子胃镜:胃窦腺癌。

CT:胃窦系膜区、肝胃间隙、腹膜后、肝门部、肠系膜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肝脏多发转移,腹盆腔积液,盆腔最大深度约94mm。

诊断:1.胃癌伴肝、淋巴结多发转移,IV期,cT4N3M1,HER2(-);2.腹盆腔积液;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治疗经过

第一阶段:一线治疗(-08至-09)

患者来诊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拟入SH-III-临床研究,筛选失败;于-08-21起予以SOX方案“奥沙利铂mgivgttq2w+替吉奥40mgpobid×14d”化疗,共用药1周期;-09-10复查,患者腹胀加重,肿瘤指标升高(CEA.5ng/ml,CAU/ml),提示病情进展。

第二阶段:二线治疗(-10-02至今)

于-10-02起予以患者“呋喹替尼5mgpoqd,用药2周,停药1周+白蛋白紫杉醇0.1givgttd1,5”治疗,共用药6周期。

-12-14复查,CT提示患者盆腔最大深度约50mm,较前(94mm)明显变浅。

-01-08复查,患者CEA降至16.32ng/ml,CA降至28.64U/ml,肿瘤体积明显缩小,疗效评价达到PR。

图肝转移灶对比

图盆腔积液情况及胃靶病灶对比

图CT冠状面对比

病例总结

本例患者为HER2(-)胃癌IV期,来诊时伴有肝脏多发转移、多发淋巴结转移、腹盆腔积液,为不可手术切除病例。经SOX方案化疗1周期后疗效评估PD,随后经呋喹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方案治疗6周期后,疗效评价达到PR,截至发稿时,PFS已超过4.8个月。

病例提供者

医院孙衍伟

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患者女性,46岁。

主诉:确诊胃癌6个月余。

现病史:患者-06-07因“腹痛5天”就诊于我院消化科,-06-09行腹部CT显示胃窦部壁局限性增厚,胰头前方软组织结节。请我院普外科会诊,建议完善上腹部强化MRI及胃镜检查。患者拒绝进一步检查,自动出院。遂到外院就诊,行胃镜检查,病理示腺癌。于外院行一线抗血管生成联合化疗、二线PD-1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后疾病进展,因疫情原因到我院就诊。

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PS评分1分。左上腹轻度压痛,余无特殊。

诊断:1.胃窦癌并腹腔淋巴结转移,III~IV期,cT3-4bN1-3Mx。

治疗经过

第一阶段:一线治疗(-07-04至-07-28,外院)

患者于年7月初就诊于外院,考虑不可切除胃癌,在该院分别于-07-04、-07-28行SOX方案“奥沙利铂mgivgttq2w+替吉奥40mgpobid×14d”化疗联合“阿帕替尼mgpoqd”转化治疗2个周期,CT提示肝门部淋巴结较前增大,疗效评价PD(外院评估)。

图-06-08,外院腹部增强CT

第二阶段:二线治疗(-08-21至-12-30,外院)

患者于-08-12到天津市某院就诊,于-08-21至-12-30在该院给予“白蛋白紫杉醇+卡培他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6个周期(具体剂量不详),患者出现腹部疼痛较前加重,复查腹部CT后考虑病情进展。

图-01-13,外院腹部CT平扫

第三阶段:三线治疗(-02至-08)

患者因疫情原因于-02至我院就诊,-02至-08期间,予以患者“呋喹替尼5mgpoqd+卡瑞利珠单抗mgivgttq2w+雷替曲塞4mgivgttq3w”治疗,疗效评价为疾病稳定(SD)。-09-24患者出现胃出血,分别于-09-28和-10-16行导管微动脉栓塞术,-10-28患者死亡。

图-04-07,我院腹部增强CT

图-09-24,我院腹部CT平扫

病例总结

患者为晚期胃窦癌,合并腹腔淋巴结转移,cT3-4bN1-3Mx,于外院一线抗血管生成联合化疗、二线PD-1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后疾病进展,来我院就诊后予以呋喹替尼联合PD-1单抗及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疗效评价为SD,患者PFS达到8.7个月。

专家点评

呋喹替尼是一种高选择性VEGFR-TKI,可以高效地抑制VEGFR1/2/3,通过抗肿瘤血管生成,持续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在胃癌领域,虽然针对这一通路进行了诸多尝试,且能够带来一定生存获益,但并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联合治疗可能是未来主要研究的方向。

在年度的ASCO-GI上,一项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胃癌Ib/II期研究显示,mPFS为4个月(95%CI:2.2,4.8),ORR为25.9%,DCR为67%,mOS为8.5个月(95%CI:5.6,10.0);截止至年11月30日,共有34例患者入组进行了呋喹替尼2mg~4mg与紫杉醇联合用药的剂量探索和剂量扩展,并得出了呋喹替尼4mg作为紫杉醇联合用药的RP2D。在RP2D组,25例为疗效可评估患者,ORR达到32%,持续至少8周的DCR达到72%;安全性方面,与预期基本一致,没有发现新的非预期的安全信号。

针对这一成功的I/II期临床试验,现有的二线化疗手段仅能延缓疾病进展约2个月,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初步显示可延长患者的mPFS至4个月。作为异质性高的恶性肿瘤,一种药物往往难以控制胃癌进展,而联合靶向VEGFR小分子药物与化疗药物治疗胃癌则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此外,呋喹替尼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指南》中以最高等级的1A类证据,最大力度的I级推荐作为三线治疗的标准方案,其疗效得到FRESCO等诸多研究验证,是目前结直肠癌三线治疗的优选方案之一。

本期3个病例为晚期胃癌呋喹替尼二线及后线治疗,治疗方案丰富,患者在治疗期间生存获益良好,病情平稳,可以耐受,彰显出呋喹替尼与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PD-1单抗及细胞毒性药物等联合应用的潜力。胃癌的精准治疗目前仍在探索中,继续寻找优势通路和靶点,优化靶向与化疗/免疫配伍方案,是未来研究的重中之重,呋喹替尼联合化疗及/或免疫治疗晚期胃癌,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医学论坛报编辑|蔺磐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k.com/jbbj/12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