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炎
2017-6-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牙根尖周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称为根尖周炎。牙髓炎发展到晚期,牙髓组织大部或全部坏死时,或有细菌感染,引起根尖周组织发炎;牙齿受到急剧的外力撞击时,根尖周组织也受到猛烈的创伤而造成根尖周炎;治疗过程中医源性感染也可引起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根尖周炎又指根尖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根尖周围组织,如牙骨质、根尖周围的牙周膜和牙槽骨等的疾病。
病因
1.感染
最常见的感染来自龋病、牙髓病,其次是牙周病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及牙本质小管而继发,血源性感染比较少见。
根尖周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以根尖微生物混合感染的结果,其中牙龈卟啉单胞菌是主要病源菌。细菌及细菌代谢产物如内毒素通过病理免疫反应,引起根尖周炎。
.创伤
牙遭受外力,如打击、碰撞、跌倒等,可致牙体硬组织、牙周组织及尖周组织损伤。咬硬物,如咬到饭内的砂子、瓶盖子等创伤性咬合均可导致根尖周损害。
.牙源性因素
牙髓及根管封药过量,根管器械穿出根尖,正畸用力不当、快速分离牙齿、拔牙不慎伤邻牙等均能引起尖周损伤。
4.肿瘤
波及尖周损害的肿瘤有鳞癌、肺癌及乳腺癌转移、颌骨肉瘤、骨髓瘤和造釉细胞瘤。
折叠临床表现折叠(一)急性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按炎症发展过程可分为:1.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折叠(二)慢性根尖周炎1.根尖肉芽肿
根尖周病变区骨组织破坏,被肉芽组织所替代。尖周肉芽肿大小和形式不一,拔牙时往往连同牙根尖一同拔出。x线片显示尖周有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稀疏区。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感咀嚼不适,咬合无力,叩诊时有异样感,牙可变色,牙髓活力试验阴性,根尖肉芽肿可维持较长时间相对稳定。
.根尖周脓肿
又称慢性牙槽脓肿,是局限于尖周区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根尖脓肿可穿过牙槽骨及黏膜形成牙龈窦道,或穿通皮肤形成皮肤窦道。一般无自觉症状,叩诊时有轻微疼痛,有反复肿胀史,x线片显示尖周有边界不整齐的弥散性稀疏区。
.根尖囊肿
根尖囊肿囊肿增大时周围骨质压迫性吸收,压迫邻牙致牙根吸收。
通常无自觉症状,囊肿增大使颌骨壁变薄、隆起,扪诊有乒乓球样感。牙髓无活力,x线片显示尖周有边界清楚,轮廓分明的骨质稀疏区,周围有明显白线条。囊肿破溃感染可形成窦道。
根尖肉芽肿,根尖脓肿和根尖囊肿三者之间联系密切,可相互转变,有着移行的关系。
急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均可成为病灶,一旦治愈,病灶随之消除。
4.致密性骨炎
是根尖周组织受到轻微、缓和、长时间慢性刺激后产生的骨质增生反应。x线片显示根尖部局限性的不透射影像。无自觉症状、勿需治疗。
处理
折叠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处置,是一种应急临时性措施,主要是缓解疼痛及消除肿胀。应急治疗的关键是掌握病变发展阶段,病变程度。
1.开放引流
急性根尖周炎治疗首先是开髓引流,打开髓腔引流通道,打通根尖孔,使渗出液或脓液通过根管得以引流,以缓解根尖部压力,解除疼痛。为了不让食物杂质堵塞引流通道,洞内放置碘酊球开放。
.切开排脓
炎症4~5天,主要针对骨膜下或黏膜下脓肿,切开与根管开放可同时进行。切开的位置正对脓肿,与前庭沟平行方向。
.安抚治疗
对根管外伤、封药化学性刺激及根管不良充填引起的急性尖周炎,可考虑去除根管内容物,封消炎镇痛药物数日,待急性期过后再常规治疗,以避免外界污染或再感染。
4.调改咬合
当急性根尖周炎牙齿是活髓,处理应慎重。由创伤引起的,通过调合消除创伤性咬合,即可治愈。根尖孔大牙髓炎引起的急性根尖周炎,可在麻醉下予以去髓。调改咬合是治疗的常规措施,一方面减轻功能得以休息,促进愈合;另一方面可减少纵折机会。
5.消炎止痛
口服或注射抗生素药物或镇痛药物,局部封闭、理疗、针灸、中草药贴敷等。
6.急性期拔牙
无保留价值或重要病灶牙可以拔除患牙,通过牙槽窝引流。但急性期拔牙易引起炎症扩散,应先保守治疗再行拔牙。
7.根管治疗术
根管治疗术是根尖周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和根尖周感染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并严密充填根管,促进尖周病变愈合。
合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