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BITC银奖病例全口无牙颌种
2018-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无牙颌的修复方式有全口义齿、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与传统全口义齿和种植覆盖义齿相比,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具有固位及稳定效果好、咀嚼效率高、美观效果好及舒适度高的优点,修复后患者满意度更高。本期《今日口腔》将为大家介绍获得年第五次“BITC口腔种植大奖赛”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种植修复组银奖病例,为一例全口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病例。在此病例中,患者为52岁中年男性,近10余年来由于牙体及牙周疾病,多颗牙陆续脱落或拔除,患者还未进入老年阶段,口内余留健康牙已为数不多。患者有多年的活动义齿佩戴史,对活动义齿的固位、咀嚼效率、舒适度均不满意,因此要求种植固定修复。
作者:夏婷施斌
武汉大医院种植科
病例简介基本情况
52岁男性患者,全口多颗牙10余年来陆续脱落或拔除,曾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现要求种植修复。
否认系统病史。
临床检查
口外检查:面下1/3高度正常。无明显面部不对称、肿胀或擦伤。无颞下颌关节弹响或张口受限和偏斜。口内检查:11、12、14~17、21、22、24~27,缺牙间隙咬合距离良好,近远中距离正常,唇(颊)腭向宽度约7~8mm。13残冠,叩(+),松(-)。23颈部龋,叩(-),松(-)。36、37、31、41、42,缺牙间隙咬合距离良好,近远中距离正常,颊舌向宽度约7~8mm。34、35残根,叩(+),松(-)。32根暴露,松动Ⅲ°。43、46残冠,44、45残根,叩(-),松(-)。46近中邻面大面积龋坏,叩(-),松(-)。口腔卫生差,全口牙龈萎缩,软垢较多,牙结石(+)。咬合高度正常,旧义齿咬合关系稳定。(图1~9)
影像学检查
锥形束CT(CBCT)显示13、23根管内见充填物,根尖周有暗影;33、34、35根管内见充填物,37残根短小;下颌左侧侧切牙根尖周暗影,牙槽骨吸收至根尖;43牙周膜增宽影像,远中邻面龋坏至根管;44、45残根短小,根尖周有暗影;46远中根可见根尖周有暗影;47近中邻面龋坏近髓。11、12、21、22缺牙区牙槽骨高度约13~15mm,唇腭向宽度约7~9mm。14、24缺牙区可用牙槽骨高度约11~12mm,颊腭宽度约7~8mm。15~17、25~27缺牙区可用牙槽骨高度严重不足,最低处仅约3mm。36、37、31、41、42缺牙区可用槽骨高度约13~15mm,唇(颊)舌向宽度约7~9mm。缺牙区骨质正常,无疏松影像(图10~12)。
图12术前CBCT矢状面截图
诊断及治疗计划
诊断上颌肯氏Ⅰ类牙列缺损;下颌肯氏Ⅱ类牙列缺损;下颌右侧尖牙、右侧第二磨牙牙体缺损;上颌右侧尖牙、下颌左侧侧切牙、下颌右侧第一磨牙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周炎。
治疗计划告知患者需进行牙周系统治疗,拔除不能保留的患牙。缺牙部位的修复方案设计为上颌行双侧上颌窦底外提升术后延期植入8颗种植体,行种植体支持的全颌固定桥修复。下颌拔除余留牙,同期植入6颗种植体,即刻负重,行种植体支持的全颌固定桥修复。告知患者治疗风险,患者同意该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初诊检查
进行口内软硬组织检查,拍摄CBCT,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制取上下颌研究模型。
术前准备
完善牙周系统治疗。术前1周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及传染病4项,全口洁牙。
左侧上颌窦底外提升术
常规消毒、铺巾。25~27缺牙区局麻下行牙槽嵴顶横行切口及近远中垂直切口,翻瓣,暴露上颌窦外侧壁,超声骨刀制备骨窗,揭开骨壁,可见上颌窦黏膜呈浅蓝色,用剥离器械轻轻提升上颌窦底黏膜,逐步植入Bio-Oss大颗粒骨粉2g,复位骨板,覆盖Bio-Gide膜,严密缝合切口。
右侧上颌窦底外提升术
常规消毒、铺巾。15~17缺牙区局麻下行牙槽嵴顶横行切口及近远中垂直切口,翻瓣,暴露上颌窦外侧壁,超声骨刀制备骨窗,揭开骨壁,可见上颌窦粘膜呈浅蓝色,用剥离器械轻轻提升上颌窦底粘膜,逐步植入Bio-Oss大颗粒骨粉1g,复位骨板,覆盖Bio-Gide膜,严密缝合切口。
上颌种植手术
12、14、16、17、22、24、26、27种植体植入手术。双侧上颌窦底外提升术后10个月复诊(图13~14),CBCT示窦底可用牙槽骨高度约13~16mm。常规消毒、铺巾。12、14、16、17、22、24、26、27缺牙区局麻下行牙槽嵴顶横行切口,翻瓣,预备种植窝洞,将4颗种植体Zimmer3.7×11.5mm分别用35N·cm植入12、14、22、24窝洞中,将4颗种植体Zimmer4.7×10mm分别用35N·cm植入16、17、16、17窝洞中。于种植体上安装覆盖螺丝。严密缝合切口。(图15~17)
图17上颌种植体植入8个月后CBCT矢状面截图
上颌种植二期手术及过渡性临时修复体
行上颌种植二期手术,拔除上颌双侧尖牙。制作上颌种植体支持的过渡性临时修复体。
下颌种植手术
32、34、36、42、44、46种植体植入术及下颌即刻负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拔除下颌余留牙(图18),行牙槽嵴顶横行切口,翻瓣,预备种植窝洞,将2颗种植体Zimmer3.7×11.5mm分别用35N·cm植入32、42窝洞中;将2颗种植体Zimmer4.1×13mm分别用35N·cm植入下颌34、44窝洞中;将1颗种植体Zimmer4.7×8mm用35N·cm植入36窝洞中;将1颗种植体Zimmer4.7×11.5mm用35N·cm植入46窝洞中。再次检查确认下颌6颗种植体植入扭矩均达到35N·cm,于种植体上安装锥形基台,加30N·cm扭矩。严密缝合切口。
接入锥形基台水平直接转移杆,制取下颌修复印模,送技工室制作即刻修复体。经记录颌位关系,试排牙,最终戴入即刻修复体。调整咬合,避免前伸牙合及侧方牙合干扰。下颌即刻修复完成后拍摄CBCT,其结果显示下颌种植体植入位点良好。嘱患者2个月内进软食,即刻负重后前三周,每周复诊检查并调整咬合,之后每个月复诊检查。(图19~21)
逐步调整下颌临时修复体龈端形态
患者戴入即刻修复体后,随着软组织愈合改建,临时修复体龈端与软组织接触不良,多次调整临时修复体龈端形态(图22~23)。
取模制作上下颌最终修复体
下颌即刻负重6个月后复诊,CBCT示种植体位置适宜,周围骨结合状况良好。制取上下颌最终修复体印模。安装锥形基台水平直接转移杆后,将转移杆进行刚性连接,以减少印模变形。最终修复体设计为纯钛支架、超瓷牙冠、螺丝固位全颌固定桥(图24~31)。
试戴上下颌最终修复体
制取上下颌最终修复体印模后,记录颌位关系,试支架,试排牙,最终完成修复体戴入。
调整咬合。检查并拧紧牙冠螺丝(20N·cm),聚四氟乙烯薄膜、氧化锌及光固化树脂材料封闭螺丝孔(图32~51)。
告知患者口腔清洁方法及义齿的使用和维护。提醒患者戴牙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以后每年复诊(图52~56)。
治疗结果该病例上颌进行双侧上颌窦底外提升术后延期植入8颗种植体,行种植体支持的全颌固定桥修复;下颌拔除余留牙后即刻植入6颗种植体,并进行即刻负重,最终行种植体支持的全颌固定桥修复。
种植修复完成后,咀嚼功能和美观得到很好的恢复,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
讨论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优点
年布仑·马克等最早报道了无牙颌种植修复10年长期修复效果的可靠性,为无牙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修复方法。无牙颌的种植修复可分为固定修复和覆盖义齿修复。
种植固定义齿在固位和稳定、咀嚼效率和舒适度方面均优于种植覆盖义齿,但是其对牙槽骨量及骨质和医生操作技术的要求更高,且费用昂贵。
种植体数目的选择
本病例中,患者要求种植固定修复之心较为迫切。初诊检查见患者上颌前牙区骨量及骨质较好,上颌双侧后牙区垂直骨缺损严重,窦底可用牙槽骨高度最低处仅约3mm。但不存在牙槽骨水平向严重吸收的问题,且患者垂直距离正常,因此对该患者采用种植固定修复方案是可行的。采用常规方法植入6~8颗种植体,不仅能够保证咬合力分散更均匀,还给我们的修复方案留有余地,万一出现某颗种植体松动或脱落,我们仍能够进行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
下颌即刻负重
根据第5次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共识研讨会给出的定义,即刻负重是指种植体植入后1周内完成上部临时义齿修复并与对颌牙有咬合接触,待种植体完成骨整合后更换上部修复体,完成永久修复。
大量证据表明,即刻负重可以获得和常规负重相当的种植体留存率和边缘骨水平稳定。
本病例中,术前CBCT检查显示下颌牙槽骨骨量充足,骨质较好,种植体植入时扭矩达到35N·cm,进行即刻负重后,种植体承受合理限度内的力量,对牙槽骨产生生理性刺激,有利于种植体骨结合的形成。
但是,在即刻负重时,一定要重视咬合调整,避免有害的牙合干扰,定时复查,检查并调整咬合。并且嘱患者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保持良好口腔卫生。
最终修复体的设计
本病例修复体采用纯钛支架与超瓷牙冠。因这两种材料重量较轻,且超瓷材料弹性模量比全瓷或烤瓷材料小,有利于应力分布与传导。超瓷材料可在常温下光固化,若发生修复体破损等情况也方便直接在口内进行维修。
本病例使用了锥形基台系统。锥形基台可允许种植体相互之间偏离平行30°以内。使用锥形基台后,上部修复体制作成螺丝固位,既容易获得共同就位道,又在种植体和修复体之间起到一个应力分散的作用。当修复体上应力过大时,首先传递到锥形基台上,锥形基台螺丝松动或折断,对种植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取模时将直接转移杆进行刚性连接,尽量减少材料变形量,也有利于修复体获得被动就位。最终修复体选择了螺丝固位方式,便于后期维护和拆卸。在上颌右侧第一前磨牙、上颌左侧第一前磨牙牙位,螺丝开孔位于颊侧,因此将这两个牙冠做成粘接固位单冠,有利于保持良好美观效果。在修复的每一个步骤都精心设计,才能获得最终较好的修复效果。
参考文献1.BranemarkPI,HanssonBO,AdellR,etal.Osseointegratedimplantsinthetreatmentoftheedentulousjaw.Experiencefroma10-yearperiod[J].ScandJPlastReconstrSurgSuppl.,16:1-
2.GallucciGO,BenicGI,EckertSE,etal.Consensusstatementsandclinicalre北京最好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