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小知识
2019-1-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IBD在我国已成为消化系统常见病。
一、病因
遗传易感性:主要表现在家族聚集倾向、单卵双生子同患率高于双卵双生子、种族的发病率不同及IBD家族存在着特定染色体区域突变等。
环境因素:IBD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吸烟与CD恶化有关,相反对UC可能有保护作用。目前,有一个逐渐被接受的假说:环境变得越来越清洁,则儿童期肠道免疫系统接受的外源性刺激减弱,由于早年形成的免疫耐受不完善,其后对肠道抗原刺激发生的免疫反应的自身调节就容易发生障碍。
感染因素:目前并未发现特异性病原体(细菌或病毒)及其产物对IBD的确切致病作用,但肠腔内环境改变及正常微生物促进CD发生的观点已逐渐被接受。
免疫因素:IBD的肠黏膜固有膜有很多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免疫系统的其他细胞浸润,免疫激活主要限于胃肠道,肠腔内的细菌抗原与食物抗原可引起固有膜炎症,当失去抑制这种炎症的能力可导致IBD免疫激活反应失去控制,出现异常的免疫反应。
其他因素: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及炎症介质及神经肽、心身因素在IBD的发病亦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临床表现
UC: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和肝胆等的肠外表现。黏液血便是UC的最常见症状。
CD:主要有腹泻和腹痛,可有血便;全身性表现主要有体重减轻、发热、食欲不振、疲劳、贫血等;青少年患者可见生长发育迟缓;肠外表现与UC相似。腹泻、腹痛、体重减轻是CD的常见症状。
三、并发症
UC:肠穿孔、下消化道出血、中毒性巨结肠、上皮内瘤变和癌变。
CD:常见的有瘘管、腹腔脓肿、肠狭窄和梗阻、肛周病变(肛周脓肿、肛周瘘管、肛赘、肛裂等),较少见的有消化道大出血、急性穿孔,病程长者可发生癌变。
四、疾病评估
UC病变范围及活动性严重程度(见下表)
CD病变范围及活动性严重程度(见下表)
五、诊断
IBD缺乏诊断的金标准,需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进行综合分析并随访观察,在排除感染性和其他非感染性结肠炎的基础上作出诊断。可用于诊断IBD的侵入性及非侵入性检查主要有以下方面。
1、内镜:包括结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胃镜。
2、病理组织学:包括内镜下多点活检及手术切除标本活检,结合临床表现及内镜下表现,为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3、CT或MRI:为评估小肠炎性病变的标准影像学检查,可显示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狭窄的存在及严重程度、并发症的有无。
4、钡剂灌肠:该检查方法已被结肠镜所取代,但遇肠腔狭窄无法进境者仍有诊断价值。
5、腹部超声:仅对发现瘘管、脓肿、炎性包块有一定诊断价值。
六、治疗
IBD无彻底根治的方法,诱导并维持临床缓解及黏膜愈合,防治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为治疗的主要目标。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也是必要的。
1、药物治疗
(1)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为治疗轻度IBD的主要药物。该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进而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
(2)糖皮质激素:对足量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后症状控制不佳者,尤其病变范围广泛者,需及时加用激素,代表药物有口服泼尼松、布地奈德,静脉用的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糖皮质激素用于诱导缓解,不可用于维持缓解,当疾病达到症状缓解后激素需缓慢减量。
(3)免疫抑制剂:包括硫唑嘌呤、甲氨蝶呤、6-巯基嘌呤,该药适用于激素无效或激素依赖者。对于CD患者,病变范围广泛(小肠累及长度大于cm)、食管和胃十二指肠病变、发病年龄轻、首次发病即需使用激素治疗、合并肛周病变者,需早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4)生物制剂:目前国内用于IBD的生物制剂主要为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当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或不能耐受上述药物者,可考虑使用生物制剂。某些情况下,从疾病一开始即应选择生物制剂。
(5)其他药物:合并感染者可选用广谱抗生素;视病情给予补液、输注白蛋白;视营养状况及进食情况给予肠外或肠内营养。
怎样才能称为临床缓解?
UC临床缓解分为完全缓解及、缓解,前者定义为完全无症状(大便次数正常且无血便及里急后重)伴随内镜复查见黏膜愈合(肠黏膜正常或无活动性炎症),后者指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大致正常或无活动性炎症。CD的临床缓解以CDAI<分作为临床缓解的标准。
如何识别激素无效及激素依赖?
激素无效:经相当于泼尼松0.75mg/Kg/d治疗超过4周,疾病仍处于活动期。
激素依赖:a.虽仍保持缓解,但激素治疗三个月后,泼尼松仍不能减量至10mg/d;b.在停用激素3个月内复发。
2、外科手术
消化道大出血、穿孔、癌变及高度疑为癌变为外科手术的绝对指征。
七、IBD患者注意事项
1、日常注意事项
(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暴发型、急性发作和严重慢性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2)注意衣着,保持冷暖相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3)一般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
(4)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
(5)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
2、食物疗法的原则及要求
(1)供给足够的热量、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尽可能避免出现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以增加体质,利于病情缓解。
(2)应避免食用刺激性和纤维多的食物;疾病发作时,应忌食生蔬菜、水果及带刺激性的调味品。刀工要细,要经常用碎肉、肉丁、肉丝、肉末和蒸蛋羹、煮鸡蛋等形式。尽量限制食物纤维,如韭菜、萝卜、芹菜等。
(3)腹泻时不宜吃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加餐宜少量多餐,增加营养。在饮食调养过程中,病人应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摸索适合病人的饮食。在疾病发作期,应不能食用蔬菜、水果,应注意适量补充维生素制剂,以保证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3、UC患者少渣半流食谱举例
(1)食谱举例1
早餐:酸奶克,馒头(面粉50克)
加餐:蒸蛋羹(鸡蛋50克)
午餐:面片(面粉克),肉末黄瓜(肉末克,去皮黄瓜克),
虾皮豆腐(虾皮10克,豆腐50克)
加餐:冲藕粉(藕粉25克),苏打饼干50克
晚餐:小米粥(小米50克),花卷(面粉50克),肉丝炒圆白菜(瘦肉丝50克,圆白菜克)
全日烹调用油25克。
(2)食谱举例2
早餐:小米粥、煮嫩蛋、肉松
加餐:去脂酸乳、饼干
午餐:烂挂面、清蒸鱼、烩豆腐
加餐:蒸鸡蛋
晚餐:米粥、花卷、肉丝烩鸡丝、蒸鸡蛋
加餐:冲稀藕粉、饼干
(3)食谱举例3
早餐:小米粥、煮嫩鸡蛋、肉松
加餐:蒸鸡蛋羹、饼干
午餐:鸡肉丸龙须面、烩豆腐
加餐:去脂酸乳、饼干
晚餐:白米粥、馒头、烩鱼片、煎鸡蛋
加餐:冲稀藕粉、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