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胃肠外科新技术分享完全

2021-12-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院胃肠外科于近日成功完成我院首例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患者为中年肥胖男性,因末段回肠穿孔、腹腔脓肿无法修补回肠破口,行暂时性回肠造口术。今术后两个月患者欲手术还纳回肠造口住院,经科内术前讨论,考虑患者因上次手术及炎症可能导致腹腔粘连较重,传统回肠造口术的切口难以提出足够回肠还纳造口,并且无法保证远端回肠存在的粘连是否会导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造成再次手术,在与患者及家属细致的沟通病情后,决定选择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

在白图克主任指导下,杨伟副主任医师主刀,赵军副主任医师配合下顺利完成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并术中分离了患者腹腔内可能导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腹腔及肠管间的粘连,目前患者已顺利康复出院。

回肠造口术常见于结肠损伤或结肠穿孔,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在修补结肠病变之后做暂时性回肠造口,可使结肠得到充分休息,保证结肠病变顺利恢复,减少术后肠瘘的发生。随着胃肠外科技术的进步,低位直肠癌患者保留肛门的比例越来越高,但在保肛的同时,为了减少术后吻合口漏的风险,很多患者需要接受预防性(保护性)回肠或者结肠造口手术,也就是需要将吻合口近端的回肠或者结肠提到腹壁外缝合固定于皮肤,让粪便暂时从肚皮上排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手术后粪便不从吻合口经过,不会污染吻合口,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以及减轻吻合口漏发生后腹膜炎的严重程度。

回肠造口术的实施,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同时也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较大的创伤。回肠造口还纳术也一样,据国际研究报告结果,做传统回肠造口还纳术,总的术后并发症甚至达到24%-48%。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因延长切口导致术后切口疼痛,术后切口感染,术后肠漏,术后吻合口漏,术后肠粘连梗阻,切口疝等,有一部分患者还可能需要再次手术,甚至导致部分患者的死亡。

从年起,中医院结直肠外科开展了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目前已行数十例该手术,证实该手术安全可靠,疗效非常满意。我院胃肠外科杨伟副医院的周海涛教授,了解并学习掌握了该手术技术。

手术过程如下:

1.腹腔镜探查整个腹腔情况;

2.分离腹腔内粘连,分离造口处肠管与网膜及腹膜的粘连,裁剪系膜并裸化回肠肠管;

3.使用腹腔镜下切割吻合器(威高60mm蓝钉)分别离断近远端肠管;

4.使用腹腔镜下切割吻合器行肠管侧侧吻合,观察吻合口无出血;

5.使用腹腔镜下切割吻合器关闭肠管共同开口,完成三角吻合,碘伏纱条消毒,将大网膜包裹吻合处;

6.关闭气腹,沿造口周围0.3厘米处电刀切除造口并冲洗缝合切口,放置皮下引流条;

7.重建气腹,放置吻合口及盆腔引流管,再次检查腹腔,关闭戳卡孔,结束手术。

图1:杨伟副主任医师、赵军副主任医师手术中,史艳平副主任医师麻醉

图2:完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回肠近端及远端肠管。

图3:术后患者腹部切口情况,如此患者行传统造口还纳手术,因腹腔粘连严重,切口需延长至脐部。

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具有如下明显优势:

⑴因所有操作均在腹腔镜下进行,因而无需再扩大切口分离粘连,手术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术后切口愈合更加美观,对于肥胖患者微创优势更明显。

⑵造口处肠管的分类和切除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降低了切除造口时损伤肠管的风险,减少粪便污染切口几率,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几率。

⑶术中可发现常规影像检查未能检查出来的腹腔内病变,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腹腔镜下可分离腹腔内粘连,减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避免因此再次手术。

⑷腹腔镜手术术中全程不直接接触肠管,对肠管扰动小,术后发生腹腔粘连少,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

⑸术中采用腹腔镜下切割吻合器,三排吻合钉,大大减少术后吻合口出血,采用三角吻合技术,吻合口较大,很少发生术后吻合口狭窄。

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的成功实施,得益于我院近年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更标志着我院胃肠外科在回肠造口还纳手术方面,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相信未来此技术会让越来越多的造口还纳术患者从中受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k.com/jbbx/133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