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2017-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

导语

急性乳腺炎临床治疗。

来源:掌上医讯作者:胡俊光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乳腺炎(ICD-10:O91,N61)行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ICD-9-CM-3:85.0)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多为哺乳期女性,常发生在产后3-4周;也可为非哺乳期女性。

2.体征:患侧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常伴有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等,随炎症发展常伴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等全身中毒表现。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4.影像学检查:超声提示有炎性浸润,单个或多个脓腔形成。

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早期未形成脓肿前,应用抗菌药物可获得良好效果。

2.中医中药治疗,可用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物。

3.脓肿形成后,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

标准住院期间为≤11天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O91,N61急性乳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术前准备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

(4)乳房彩超(脓肿形成者需行术前定位)。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等。

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

2.入院后即开始使用抗菌药物,经验性抗菌治疗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克林霉素类药物。

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3.术后取(炎性)肿物或脓腔壁组织送病理检查,脓液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调整抗菌药物种类。

术后住院恢复3-7天

1.复查项目:血常规,必要时行乳房超声检查。

2.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号)执行,抗菌药物用至体温正常后3天。

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3天,引流管通畅或已拔除。

2.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其他疾病,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住院时间延长。

2.出现新发脓肿,需要继续治疗,将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3.未形成脓肿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本文系作者投稿,掌上医讯欢迎您的来稿,详情







































白癜风专业医院
治愈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k.com/jbyf/5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