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应急科普小小伤口不用理当心染破伤
2021-5-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京东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jiepai/12746.html小伤口,大麻烦手不小心被铁钉刺到了,伤口不大,但血流不止,要不要去打破伤风针呢?什么情况下又不需要打呢?受伤超过24小时后又该怎么办呢?▼▼▼
很多人一生中会遭遇外伤,特别是被锐器刺伤,一不小心就感染了“破伤风”,那你知道什么是破伤风么?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该菌侵入人体以后,生长繁殖,产生溶血毒素和痉挛毒素,从而引起感染。破伤风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存在于灰尘、土壤、人或动物粪便中。
TIPS:溶血毒素可破坏血细胞和其他一些细胞,引起伤口局部溶血和组织损伤,造成缺氧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
痉挛毒素就是破伤风毒素,是最强烈的细菌毒素之一,为破伤风杆菌主要致病因子。
什么情况可能会感染破伤风?
破伤风是与创伤相关联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可发生在各种创伤以后。
各种类型的创伤均可以被破伤风杆菌所污染,有外伤都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性,尤其是伤口大而深、损伤严重、有污染化脓的更应该加强防范。
TIPS:典型的高风险有污染加感染伤口,比如:含铁锈或土壤的伤口,用泥土、积尘、香灰、柴灰等敷伤口。
非典型的外伤史:局部皮肤摩擦伤、轻微划伤、溃疡、脓肿等。
但一些不被注意的外伤,如剔牙、掏耳朵、擦破肛门等也有可能引发破伤风。
以及一些容易忽视的外伤如动物咬伤、烧伤、烫伤、冻伤等。
破伤风也时常发生于不洁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中,但随着新法接生以及预防接种的广泛开展,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逐渐降低。
同时中耳炎、粪便污染、压疮以及拔牙、子宫内放环等均可引起本病。
吸毒者静脉注射海洛因也可感染破伤风杆菌。
感染了破伤风后有哪些表现?
潜伏期通常3-21天(平均为10天),短至1-2天,长者达数月,绝大多数病人在14天内发病。新生儿破伤风的潜伏期为5-7天。
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肌肉强直和阵发性肌肉痉挛。
破伤风的起病急缓不一,早期可以有全身不适、头痛、颈部疼痛、肩痛、肢体疼痛、咀嚼不便等,继而出现肌肉强直和肌肉痉挛。
除了重症破伤风外,病人神志始终清醒,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大多数经10天左右的积极治疗后可好转,表现为痉挛发作次数减少,肌强直程度减轻,张口困难一般最后消失。病程1周到2个月不等,大多数为2-4周。
破伤风该如何治疗?
1.伤口处理:及时彻底清创,清除一切坏死组织、异物、碎骨等,以防止破伤风杆菌在腐败的组织内繁殖。伤口深者可在周围注入抗毒素后再进行扩创,伤口不宜进行缝合或包扎。
2.中和毒素:轻伤或清洁伤口使用破伤风类毒素,严重创伤、污染伤口同时使用破伤风类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3.防止窒息:牙关紧闭、喉头痉挛均会造成无效通气,应行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以改善通气功能。
4.防治并发症:并发症多为吸入性肺炎、肺不张、过高热、心力衰竭、肺栓塞、胃肠道出血、骨折等,应注意防治。
5.减轻患者痛苦:使用镇静剂帮助患者渡过重症持续性痉挛抽搐。病室应保持安静、温暖,避免各种刺激如阵风、强光、声响等。
6.防止复发:同时接种破伤风疫苗。
常笑健康温馨提示伤口处理不当,是感染破伤风的主要原因,因此一旦受了外伤,要及时处理伤口,积极治疗,必要时还需接种破伤风疫苗以防止复发。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引起的急性特异性外科感染,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当人体受外伤或出现开放性伤口时,皮肤的完整性受损,甚至受伤部位的内部组织如肌肉、骨骼等直接与外界相通,破伤风杆菌的芽孢则有可能由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破伤风。这类创伤通常是能直接看到伤口的或者伤口能流血的,或者肌肉或骨头外露的创伤,如擦伤、撕裂伤、切割伤和刺伤等。有了开放性伤口或外伤也不一定会得破伤风,因为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并不是在所有的伤口均可以繁殖和产毒的,其感染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破伤风杆菌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如伤口窄而深(如刺伤),伴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积创伤或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这些情况均易造成伤口局部的厌氧微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繁殖,所以此类伤口必须打破伤风针。如果只是单纯皮肤表面擦伤,只要及时清创处理就可以了,一般不需要打破伤风针的。如果要打破伤风针,是不是非要在24小时之内打呢?很医院说:“快帮我打破伤风针,快到24小时了,要来不及了!”做好尽早预防很有必要,通常推荐在24小时内,且越早越好,不少人觉得超过24小时的软组织损伤再进行破伤风预防已经意义不大。事实上,因个体的差异,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1天,长者达50天,一般发生于伤后5-10天。根据其发病机制,虽然痉挛毒素与神经受体结合不可逆,但在尚未出现症状情况下,预防还是有效果的,不能把24小时做为一个有效界限。所以,临床上应该强调尽早应用,但对即便是软组织损伤后很晚就诊患者,进行破伤风预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常说的打破伤风针是通过被动免疫获得保护,即面临可能的感染,通过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获得保护的方式。我院门诊常用的是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制剂,注射前不宜空腹,需做皮试,30分钟后观察结果,皮试阴性,可直接注射。皮试阳性,用脱敏法进行注射。如皮试强阳性,应避免使用,可以改用不需要做皮试的人血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不过人血破伤风免疫球蛋白非常紧缺。无过敏史或皮试阴性者,也并非没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为慎重起见,就诊患者注射后仍需观察30分钟后无不适反应方可离开。注射破伤风针后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又该如何处理?过敏性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十分钟内发生,一旦发生须立即抢救。血清病:主要症状为荨麻疹、发热、呼吸困难、淋巴结肿大、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瘙痒等。肾炎、心肌炎、神经炎等极罕见血清病并发症也有报道。一般在注射后7-14天出现,也有少数在注射后2-4天出现,如出现上述症状须立即就诊对症处理。小小伤口不用理?当心染破伤风致死!系列动漫《破伤风》暖心科普保命妙招在欧美国家,每1千万人中,约有1例破伤风。
我国大约每10万人中,有1例破伤风,发病率高出欧美国家近百倍。
病情严重的破伤风患者,若不及时救治,病死率接近%!
破伤风到底是咋回事?真能要人命?现在就跟着深读君的镜头走走看吧!
破伤风-1
%病死率的破伤风啥样?
什么是破伤风?
破伤风有哪些症状表现?
破伤风发作有啥危害?
破伤风患者多久能治好?
“六旬大爷铁钉扎脚,患破伤风险丢命。”
“女子被鞭炮炸伤染破伤风,8天后突发抽搐不治身亡。”
破伤风到底是咋回事?真能要人命?又是怎么要人命的?破伤风该如何预防咋治疗?
深读大片之《破伤风专题》,走起!
上数据:
在欧美国家,每1千万人中,约有1例破伤风。
我国破伤风发病率没有确切的数据,大约每10万人中,有1例破伤风。
掐指一算,发病率高出欧美国家近百倍,看来深读君的科普还得加油干呀!
病情严重的破伤风患者,若不及时救治,病死率接近%,慌得一批!
啥是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引起的创伤感染性疾病。
这么一本正经讲定义,完全不是深读君的丝带儿。
跟着深读君的镜头走走看?
潜伏期
“上周踩了钉子,包扎完了没啥事!”一般情况下,感染破伤风后,有1周左右的潜伏期。此阶段,患者无症状。前驱期
“浑身没劲,饭都嚼不了,哎!”“腿脚僵硬,腰也扭不动,走个路都难。”患者会出现全身乏力、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等症状。该症状持续时间1到2天,被称之为前驱期。发作期
“忽然之间,牙齿紧咬松不开,腮帮子上的肌肉也收紧啦!”破伤风发作,最先出现的症状是咀嚼肌痉挛所造成的牙关紧闭和苦笑面容。“感觉自己浑身僵硬,却还在不停抽搐。”“才隔几分钟又抽了,痛得我灵魂出窍。”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全身肌肉收缩、痉挛,引起角弓反张或抽搐等症状。发作时,患者神志清楚,表情痛苦,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间歇期长短不一,发作频繁者,提示病情严重。“窗帘就拉开了一丝缝,又开始抽搐了。”开门声、脚步声、说话声,开个台灯,哪怕喝口水,这些轻微的刺激都可能引起破伤风发作。破伤风发作危害可大了去了。破伤风发作,肌肉持续痉挛或抽搐,可导致脊柱或其它部位骨折。如果是呼吸肌持续痉挛,还能导致呼吸道梗阻,引起呼吸骤停,窒息而亡。“深读君,咋办鸭!得了破伤风是不是就没活头了?”淡定!约九成破伤风患者通过及时、积极的治疗,三四周就能治好啦!“嘶……深读君,这破伤风真是吓skr人了!”“深读君,人为啥会得破伤风?得了破伤风,人为啥会抽搐?还会死?”科技改变世界,深读君改变你。请看下集,《破伤风发病机制》。天渐渐热了,衣渐渐少了,暴露在外的皮肤更容易因磕碰、划刺等各种意外损伤,医院就诊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样的伤口需要采取预防破伤风的措施?
..............
破伤风-2
破伤风咋死人的?真相
破伤风到底咋回事?
什么是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为啥会导致肌肉痉挛?
为什么破伤风发病率低?
书接上回,同样感染了破伤风,为啥有些人就治好了?有些人就没了?
破伤风到底咋回事?
回放定义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引起的创伤感染性疾病。
那么破伤风梭菌是个什么鬼?怎么进入人体的?又是怎么搞事情的?
今儿个,深读君就换上长衫,焚一炉香,泡一壶茶,拿起折扇,好好跟你说说破伤风那些事儿!
破伤风梭菌是一种细菌,长得有点挫,像一把鼓槌。
这货是个厌氧菌,也就是说,在没有氧气的环境里,复活;在有氧的环境下,“休眠”。
它能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也就是伤口,进入人体。
它广泛分布在土壤、人或动物的胃肠道中,由于随处可见,这货有大把进入人体的机会。
不过也别太担心,在土壤、胃肠道这些地方都有氧气,这货也就处于“休眠”模式,基本没法作妖。
一旦破伤风梭菌进入人体,就有了搞事情的机会喽!
跟深读君一起去伤口看看。
哎呦我去,这伤口又深又窄,一点氧气都进不去呀!
再瞧瞧这个伤口,里面趴着各种细菌,瞧这几种细菌就特别爱吸氧气,伤口处的氧气都被吸光了,搞出了个无氧环境。
只要没了氧气,破伤风梭菌可就复活喽!
这货一旦复活,就会趴在伤口处,释放一种叫破伤风痉挛毒素的东东。
这种毒素的毒性很强,1克破伤风痉挛毒素,差不多能毒死多万人。
破伤风痉挛毒素是一种能够祸害神经系统的毒素。
这货进入人体后,能顺着血液、淋巴液或者伤口附近的神经,溜达到中枢神经去。
中枢神经是由脑和脊髓组成的人体决策中心。
肌肉收缩还是放松,都得听中枢的号令。它们完美结合,才能让人体完成各种运动。
这个倒霉的破伤风痉挛毒素,偏偏就能干扰中枢和肌肉之间的号令传递。
本该放松的肌肉,一直没法收到放松的号令,妈呀,咋整?肌肉只能一个劲儿地强烈收缩,肌肉痉挛就这么来了。
如果是面部肌肉发生痉挛,患者会出现面瘫、张口困难、苦笑面容等症状。
如果是背部肌肉发生痉挛,患者就会出现角弓反张的症状。
要是呼吸肌发生痉挛,就会搞出呼吸道梗阻,造成患者缺氧,甚至引发窒息或心脏骤停,导致患者死亡。
这就是破伤风梭菌作妖全过程啦!
“深读君,是伤口就有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为啥发病的却只有十万分之一呢?”
无氧环境是破伤风梭菌作妖的条件。
那种又深又窄的伤口注意了,伤口最深处,氧气无法到达,容易形成无氧环境。
所以,踩到钉子,被针扎得很深时,特别要警惕。
感染的伤口莫大意,万一感染了好氧菌,就容易造成无氧环境,激活破伤风梭菌。
所以,出现伤口一定要重视,避免感染。
“Wuli老公深读君最厉害,说起故事来实在精彩!亲亲!”
“深读君,打疫苗预防破伤风靠谱吗?得了破伤风又该咋治?”
破伤风-3
打破伤风疫苗有讲究
如何预防破伤风?
破伤风疫苗有木有用?
如何诊断破伤风?
破伤风该怎么治疗?
“钉子扎手后,没几天居然出现乏力,是破伤风吗?”
“医生说我是破伤风,深读君,我要死了吗?”
得了破伤风能不能好?有啥治疗药物?破伤风疫苗有木有用?
深读大片《破伤风防查治》走起,爱深读君的亲,跟上喽!
预防篇
避免外伤
日常生活中使用钉子、针等尖锐物品时,避免扎伤。从事地质、工地建设等工作的亲们,记得做好安全措施,戴好手套、安全帽等。左边纹条龙,右边纹条皮皮虾的亲们,大面积纹身容易诱发感染。专业处理伤口
当出现伤口时,切不可大意,要对伤口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感染。如果伤口太深,或者伤口情况比较复杂,清创难度比较大,应尽快就医。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何防治破伤风?
伤口的处理非常重要!!
伤口应认真检查,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并予反复的冲洗消毒,最好用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浸泡或者反复冲洗。
受伤后,尤其是伤口小而深,医院就诊,给予破伤风抗毒素(T.A.T)肌肉注射进行被动免疫,预防破伤风感染。破伤风的早期症状主要为全身不适、肌肉酸痛,由于咀嚼肌痉挛导致的张口困难最早的典型症状,如果受伤后出现张口困难及抽搐医院紧急救治。
生活中免不了一些小磕、小碰、扎伤、割伤。对于比较深、污染较重的伤口,在消毒、止血、包扎后,往往还要打破伤风针。关于破伤风针有这样一种说法:受伤超过24小时,再打就无效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揭秘前,我们先来认识下破伤风。
破伤风到底是什么
破伤风并不是破了的伤口受风了,而是一种叫破伤风梭菌(全称: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的特殊细菌,从伤口进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特殊的感染。
破伤风梭菌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土壤中、哺乳动物的粪便中都有。它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的伤口侵入人体。破伤风梭菌也经常通过外伤、烧烫伤、不洁接生及手术器械消毒不严等情况感染人类。
由于粪便中存在破伤风杆菌,所以做完肠道破裂、肛周脓肿等手术的患者,术后都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
破伤风梭菌一旦在伤口中繁殖产生外毒素,后果十分严重。这种外毒素会直接进入脊髓和大脑,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严重的神经肌肉功能改变,患者会出现全身肌肉痉挛、强直,严重者会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
破伤风疫苗的作用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打“破伤风针”是专门杀灭破伤风梭菌的,其实不是。临床上所有的破伤风针,无论注射的是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还是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都是用来对抗破伤风梭菌产生的外毒素。
人类将经过处理的外毒素注射到人体后,身体会产生对抗外毒素的抗体,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也是同样的作用。
过了24小时,也能打针
破伤风免疫制剂,当然越早注射越好。只要伤口较深有必要打,即使受伤超过了24小时也应该打。哪怕是破伤风发作了,打了也有用。
实际上,从破伤风梭菌感染到人体发病,通常会有7~8天的潜伏期,也可能感染后24小时即发病,或潜伏数月、数年才发病。潜伏期越短,感染者的预后越差。但是,只要应用了破伤风免疫制剂均能起到预防作用。即使发病,症状也应该较轻。
接种疫苗时要注意什么
受伤后,根据既往的接种史和伤口的类型,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或其他制剂。
常见的伤口分为三类,清洁伤口、不洁伤口、污染伤口。
清洁伤口指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少的区域,并且在伤后立即得到处理的简单伤口如刀片割伤。
不洁伤口指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或超过6小时未处理的简单伤口。
污染伤口是指被黏土或粪便污染,或者已经感染的伤口,包括被污物、有机泥土、粪便或唾液污染的伤口,含有坏死的组织、火器伤、冻伤、烧伤等。
受伤后的免疫接种
免疫史
最后一剂加强至今时间
伤口的性质
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疫苗)
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TIG/TAT)
全程免疫
<5年
所有类型的伤口
无需
无需
全程免疫
5~10年
不洁/污染伤口
需要a
无需
全程免疫
>10年
所有类型的伤口
需要a
无需
非全程免疫/免疫史不详
_______
清洁伤口
需要b
无需
非全程免疫/免疫史不详
_______
不洁/污染伤口
需要b
需要c
注:
全程免疫是指既往按时接种过所有疫苗。
a表示受伤后接种一次破伤风免疫制剂,接种剂量为0.5ml。
b表示重新完成全程免疫,即在受伤后的第0天、1个月后、7个月后分别接种一次破伤风类毒素,每次接种剂量为0.5ml。
c表示一次性注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IU。
由于破伤风抗毒素作用短暂,有效期为10日左右。因此,对深部创伤可能感染厌氧菌的患者,可以在1周后追加注射一次。目前最佳的被动免疫是肌肉注射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一次注射可在人体内存留4~5周,免疫效能相当于10倍的破伤风类毒素。
总之,受伤了,自己无法判断是否要打针时,到医院就诊就好了!
人工免疫
出现伤口怕得破伤风的亲,可以采取人工免疫的方式来预防破伤风。破伤风梭菌进入人体后,真正伤人的是这货释放的破伤风痉挛毒素。其实免疫系统是有能力清除这种毒素的。只要我们提前弄点“假的”破伤风痉挛毒素进入人体,以便免疫系统早早重视。一旦体内出现毒素,免疫系统就能快速将毒素清除,一切妥妥的!我们把这种人工免疫叫打疫苗。我们还可以直接往人体输入能够清除毒素的专杀武器,也就是直接输入毒素抗体,这样清除毒素的能力增强了,毒素就没有机会作妖了,一切又妥妥的啦!常用的破伤风抗体有两种: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检查篇
破伤风的诊断,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看外伤史
有没有受伤,受伤的时间,伤口的状况以及伤口恢复情况等。二看症状
有没有出现肌肉紧张、张口困难、颈部发硬、角弓反张、抽搐等典型症状。三排除其它疾病
排除有相似症状的其它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狂犬病等。医生通过以上三点,就能给出专业诊断结果啦!治疗篇
治疗破伤风,清除毒素和杀菌是关键。清除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是有克星的,也就是那个专门清理毒素的专杀武器-破伤风痉挛毒素抗体。是的,你没看错,该抗体预防治疗都能用,效果还相当不错呦!杀菌
甭管是在伤口搞出无氧环境的好氧菌,还是趴在伤口上释放毒素的破伤风梭菌,统统要干掉。当当当,抗生素来也。代表药物有青霉素、甲硝唑等。敲黑板!抗生素使用要遵医嘱,用法、用量,都得听医生的呦!治疗破伤风,缓解症状也是不能少的。痉挛、抽搐令患者痛苦不堪,为了让患者舒服一些,解痉镇痛走一个。使用镇静解痉药,让紧张的肌肉放松一点,痉挛不就解除啦?代表药物有水合氯醛、苯巴比妥钠、地西泮、咪达唑仑等。“预防、检查、治疗一集过,深读君,你帅到炸裂呀!”“深读君,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你是我的superstar!”在日常生活中,熊孩子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事儿,例如:切水果的时候不小心被割伤、脚踩到铁钉、头撞到了桌子角……家长们可能担心伤口会不会被污染,到底要不要打破伤风疫苗呢?
那么什么是破伤风?它是如何对我们的机体产生伤害的呢?我们该如何进行预防?我们来学习破伤风的相关小知识~~~
一、破伤风有多可怕?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原菌是一种厌氧菌。它常常通过皮肤或黏膜破损的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的环境中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其中破伤风痉挛毒素可引起牙关紧闭、阵发性、强直性痉挛等,重症患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感染了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病死率接近%,即使经过积极的治疗,全球范围病死率仍为30%~50%,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
二、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是什么?
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可存在于土壤、灰尘当中,人或哺乳动物的肠道或粪便也可携带此病原菌。
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属于梭菌属,为革兰染色阳性杆菌,下方第一张图片就是它染色后的形态。菌体形态细长,有周鞭毛、无荚膜,芽孢位于菌体顶端,呈正圆形,直径大于菌体,使菌体看起来像一个个的鼓槌一样,就像下方第二张图片所示。
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严格厌氧。在微氧的土壤以及有氧的空气尘埃中,它的芽孢可以存活数年之久,°C持续加热1h才可被完全破坏。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经培养后形成的菌落呈疏松、不规则的特点,看起来呈羽毛状,边缘呈锯齿状。在血平板上培养之后表现为完全溶血。
三、发病机制
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的芽孢在缺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生长为增殖体,之后释放两种外毒素,即破伤风溶血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后者属于神经毒素,毒性极强,是引起破伤风临床表现的主要“元凶”。破伤风痉挛毒素可以与中枢神经的神经节苷脂结合,干扰神经递质释放,影响神经功能,出现伸肌屈肌同时收缩,发生强直痉挛。
01
潜伏期
破伤风的潜伏期为1天到数月之间,通常为4~14天,新生儿破伤风的潜伏期相对较短,常常为4~7天。
破损的皮肤是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常见途径,感染部位越接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相对较短,越远离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相对较长。
02
痉挛期
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后,早期小婴儿可表现为烦躁不安,年长儿可诉头痛、肢体疼痛。随着病情进展,肌肉张力逐渐增加,此时如果患者受到噪声、光照、触摸、饮水、针刺等微小刺激即可诱发痉挛发作。当面部肌肉出现痉挛时可呈苦笑面容,累及到颈背部肌肉时呈角弓反张,就像下面图片所示,而膈肌、肋间肌痉挛时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暂停。
苦笑面容
角弓反张
03
恢复期
多数病例经过1~4周的积极治疗后逐渐好转,痉挛发作减少直至消失,有时可出现精神症状,如幻觉、行为失常,但大多数可自行恢复。
临床分型
破伤风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痉挛出现的时间以及临床表现的轻重可分为轻、中、重三型。
特殊类型
破伤风除上述典型表现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
①局部破伤风:此型主要表现为伤口附近区域的单个肢体或身体某一部位的肌肉强直和痉挛,一般预后良好。
②头面部破伤风: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经头面部伤口入侵而致病,主要表现为张口受限。
③新生儿破伤风:由于新生儿破伤风常常生后七日左右发病,故也称“七日风”,因分娩过程中脐带处理不当所致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感染,临床可表现为吸吮困难、吞咽困难、窒息、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可高达88%。
问
如何诊断破伤风?
详细询问病史对于破伤风的诊断极为重要。根据患儿颈强直、牙关紧闭、肌肉强直性痉挛、角弓反张、苦笑面容等典型表现可临床诊断为破伤风,伤口分泌物培养可确诊。
生活中偶尔难免会磕磕碰碰,一不小心便可能被刮伤、割伤、擦伤、扎伤等。当遭遇这些外伤时,是否都需要打破伤风针呢?我们要避免掉进哪些误区?
常见的破伤风针有哪些
一、破伤风类毒素(TT)
破伤风类毒素,即我们常说的“破伤风疫苗”。初次接种于人体后能在1~2周左右产生抗体,并维持体内破伤风抗体血清浓度在较高水平。按免疫程序于4~8周后以及半年至一年后接种,完成基础免疫,这样人体能够产生长达10~15年的免疫力,但不能终身免疫。
因此,即使按计划注射疫苗,仍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定期加强免疫,以获得更加持久的破伤风预防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破伤风抗毒素(TAT)
TAT含有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其疗效肯定、价格便宜,至今仍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防治破伤风的有效药物,但是TAT只能中和游离的破伤风毒素,对已经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没有明显作用。因此,若需使用则应尽早,必要时可适当重复注射。
然而,注射TAT不良反应较多,包括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和发热反应等,尤其是过敏反应,其发生率高达5%~30%,其中致死率约为1/00,故许多国家目前已经禁用TAT,但因其应用普遍及价格低廉,我国目前仍较常用。
三、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
HTIG是预防破伤风的新型免疫制品,其效价高、有效期长,并且过敏反应少,可用于对TAT过敏者。目前,国际上已普遍采用HTIG替代TAT。HTIG适用于过敏体质、TAT皮试阳性及年老体弱患者,但因其制备工艺要求高、售价贵,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常见四大误区
误区一:创伤后一律注射破伤风针
有些人认为,只要是外伤,甚至只是轻微擦伤,无论其是否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一律注射TAT或TIG。
然而,并非所有创伤都需要打破伤风针,这样不仅使有限的医疗资源造成巨大浪费,还增加了破伤风抗毒素相关过敏反应等医疗风险。一般来说,按时接种疫苗可在一定时期使人体产生很好的预防破伤风效果,但当患者未接种过疫苗且伤口污染严重者,才需选择注射破伤风抗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误区二:只有在外伤后24小时内注射抗体才有效
有些人认为一定要在外伤后24小时内注射TAT或HTIG,否则无效,甚至某些医疗单位对外伤超过24小时的患者,拒绝再给予被动免疫预防。
其实,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为1~2周,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一些注射TAT或HTIG,一般都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但强调应尽早注射,其疗效更佳。
误区三:非外伤性伤口不必注射破伤风抗体
对于某些非外伤性的损伤,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等,人们很少会考虑破伤风感染的可能。事实上,大量破伤风杆菌存在于人的肠道内,并随粪便排出体外,故肠穿孔等可造成腹腔及手术切口污染机会大大增加。若病史较长、污染严重,术后可能发生切口的破伤风杆菌感染。因此,若该患者未曾接种破伤风疫苗或年老体弱并罹患该类疾病,建议适当注射破伤风抗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误区四:注射抗体后就不会患破伤风
TAT能中和破伤风杆菌释放的外毒素,但对该菌的生长繁殖及释放毒素均无影响。TAT作用时间较短,反复注射则消失得更快,最多2~3天就失去作用,而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为1~2周,故在潜伏期内TAT已失去有效浓度。
破伤风抗体给体内带来的抗体一般只能持续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一次TAT或HTIG的应用,并不能给人体带来对破伤风杆菌的持久免疫力,而是主要依靠主动免疫,可长期保持体内较高的破伤风外毒素抗体滴度水平。
如何预防破伤风
外伤后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这主要与伤口情况和既往破伤风免疫情况相关(如下图所示)。
伤口主要分为三类:
1.清洁伤口
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少的区域,并且在伤后立即得到处理的简单伤口(如刀片割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2.不洁伤口
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或超过6小时未处理的简单伤口(感染机会增加)。
3.污染伤口
被黏土或粪便污染,或者已经感染的伤口,包括被污物、有机泥土(沼泽或丛林的土壤)、粪便或唾液污染(如动物或人咬伤)的伤口,含有坏死组织的伤口(如坏死或坏疽)、火器伤、冻伤、烧伤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破伤风防治,关键在于按照正确的途径进行预防。目前,我国普遍开展破伤风疫苗接种,但青少年、成年人、孕妇等人群体内的破伤风抗体血清浓度仍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不正确地注射破伤风针,不仅预防效果差,而且造成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让患者及医生承担巨大的医疗风险。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并掌握破伤风的预防方法,从而避免掉进误区。
生活中,孩子和自己常遇到一些“破”事儿,比如:给婴儿剪指甲不慎剪到指头,鲜血直流;切水果一不留神被割伤;脚踩到铁钉;被剪刀扎到;头撞到桌子角了有流血;伤口比较深,有被污染......
当这些外伤出现,尤其被金属利器伤到后,我们总担心伤口会不会太深,要不要打破伤风针。
孩子已接种过疫苗,还需要再打破伤风吗?具体应该怎么打?接下来我们来聊聊。
一、破伤风究竟有多可怕?
破伤风是感染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该致病菌是一种厌氧菌,在空气中无法存活,多见于灰尘、泥土、铁锈或粪便中。
人在受伤后一旦感染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该菌产生的毒素会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强直性痉挛等,严重时还会导致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约90%的人2周内就会出现相应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老年人和婴幼儿的破伤风病死率接近%,即使经过积极治疗,全球范围内的病死率依然高达30%~50%。
所以,这是一个病死率相当高的疾病。
二、怎样抵御破伤风的发生?
答案就是打“破伤风针”。
我们经常说的“破伤风针”其实只是一个口头上的笼统概念,含有破伤风成分的“针”共有三种,分别为:
(1)破伤风抗毒素(TAT):来源于马血清,接种前需做皮试,有过敏风险。
(2)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来源于人血清,对TAT过敏的人群尤其适用。
(3)破伤风类毒素(TT):用于制成各种含破伤风疫苗成分的疫苗,如破伤风疫苗、百白破疫苗、四联疫苗、五联疫苗等。
其中,破伤风抗毒素(TAT)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统称为“破伤风被动免疫抑制剂”,一般用于受伤后的紧急防御,医院的急诊科或者外科打。
TAT和TIG起效快,可在第一时间中和破伤风毒素;但失效也快,一般仅能保护几天至几周,是预防破伤风的“突击队”“先锋队”。
而破伤风类毒素(TT)是疫苗,起效慢,但可产生持久、高水平的免疫力,是预防破伤风的“大部队”“主力军”,一般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接种门诊(如小宝宝打疫苗的地方)打。
三、孩子接种了疫苗,受伤后还需要打“破伤风”针吗?
在我国,适龄儿童根据国家程序会正常接种含破伤风疫苗成分的疫苗,只要规范、全程接种疫苗,孩子在11岁之前即便受伤,也不需额外再打任何含破伤风成分的“针”。
11~16岁,不洁或污染的伤口(伤口类型参考图1中相关内容)建议接种1剂破伤风疫苗;
来源
汪曦医生自制
16岁以上,所有类型的伤口均建议接种1剂破伤风疫苗。
此外,为产生持久的保护,每10年均建议加强接种1剂破伤风疫苗。
四、没有受伤,可以预防性打破伤风针吗?
可以!
对于高危人群可以预防性地接种破伤风疫苗,高危人群包括易发生创伤者、妊娠期妇女(接种破伤风疫苗可预防产妇及新生儿破伤风)、军人及警察、军校警校在校学生、监狱服刑人员、高校新生、出国人员、建筑及野外工程作业人员、特殊爱好人群(潜水、攀登)等。
破伤风疫苗的保护效果可持续10~15年,具体接种程序为在第0天、1个月后、7个月后各接种1剂,共3剂,每5~10年加强1剂。
五、受伤后怎样正确处理呢?
第一步:规范处理伤口。
对于不是持续流血或撕裂的伤口,可以第一时间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尽量去除污物。
如果并非狂犬病高危动物导致的伤口,不需在冲洗后使用其他消毒制剂。若为严重伤口,医院进行专业处理。
第二步:根据破伤风疫苗接种情况和伤口类型来决定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
全程有接种含破伤风疫苗的,需要从受伤时间到距离最后一针时间去判断:
5年以内的所有伤口、5~10年的清洁伤口均无需接种任何“破伤风针”;
5~10年的不洁或污染伤口建议接种1剂破伤风疫苗;
超过10年,所有伤口均建议接种1剂破伤风疫苗。
未全程接种含破伤风疫苗或接种史不明确的,需要判断伤口的性质:
清洁伤口建议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
不洁或污染伤口建议及时接种破伤风被动免疫抑制剂(即上文的TAT或TIG),以及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
六、超过24小时打破伤风针是否有效?
有效。
不论是破伤风被动免疫抑制剂还是破伤风疫苗,都在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并没有超过24h接种便无效的说法。
但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6~12天,只要尚未发病,受伤后2周内接种破伤风被动免疫抑制剂都有预防作用,即使发病,症状也会相对比较轻。
破伤风(tetanus)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疫苗是一种由破伤风类毒素制成的生物制品,主要用于破伤风的预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