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炎
2020-10-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一、病因与分类
1.继发性:最常见的腹膜炎,继发于内脏穿孔或破裂等,如:阑尾、胃穿孔吻合口瘘
以大肠杆菌最多见,一般为混合性感染,故毒血症状严重。
2.原发性:多见于儿童、营养差或免疫力低者,血行,上行,直接扩散,透壁性感染
以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多见,多为单一细菌感染。
二、病理生理
肠道细菌移位→感染性休克
腹腔大量液体丢失→失液性休克
三、临床表现
1.腹痛:最主要的症状,动则痛,剧烈持续
2.恶心呕吐
3.中毒症状:高热、脉搏细数。如脉搏体温反而下降,为病情恶化征象。
4.体征:腹膜刺激征。腹胀加重是病情恶化的重要指标。
四、诊断
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
五、治疗
1.保守治疗:适用于腹膜炎初期一般情况较好者
一般取半卧位,促使腹内渗出液流入盆腔,减轻毒素吸收,且可促使腹腔内脏器下移,腹肌松弛,减轻腹胀压迫膈肌而影响呼吸和循环。
禁食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抗生素、补充热量和营养支持、吸氧镇静止痛(禁用杜冷丁类)
2.手术治疗
胃十二指肠穿孔:8-12h,一般情况较好→胃大部切除术
12h或一般情况不好者→穿孔修补术
引流管放置指征:①病灶及坏死组织未能完全清楚②病灶处理后预防有漏③术野渗液或渗血过多④已形成局限脓肿
六、腹腔脓肿
腹膜炎病史+好转后高热+上腹疼痛,随呼吸加重+膈肌抬高、活动度下降=膈下脓肿
腹膜炎病史+直肠刺激征+直肠指检波动感=盆腔脓肿
肠间脓肿多为多发,引起肠梗阻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