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放射性直肠损伤多学科诊治专家共识2

2022-5-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4(11)

摘要

放射治疗在盆腔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可能导致部分患者出现直肠放射性损伤,对其躯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常合并盆腔整体性损伤,其病情评估应强调多学科协作,综合临床、内镜、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等方面,运用各项客观评分标准对患者肿瘤学预后、放射性肠损伤病变严重程度及病情所处阶段进行评估并细化临床分型,以确定整体治疗策略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应充分考虑疾病的自限性特点,对早期病变尽可能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而对病情反复、病变持续进展出现晚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应尽快进行手术干预。在损伤预防上,针对放射性直肠损伤的高危患者,应通过放疗技术改进、物理防护及药物预防等方法进行综合预防。本共识旨在为我国放射性直肠损伤临床诊疗实践提供指导意见。

盆腹腔放疗是恶性肿瘤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之一,随之而来所导致的放射性损伤难以完全避免,常见受损部位包括直肠、乙状结肠、盆腔组小肠及回盲部,其中以放射性直肠损伤(radiation-inducedrectalinjury,RRI)最为常见且顽固。目前在我国甚至全球范围内,RRI的规范化诊治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

年,由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牵头制定并首次发布了《中国放射性直肠炎诊治专家共识(版)》。该"共识"的发布,对国内RRI的临床诊治工作及科学研究开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近年来,随着许多新的研究证据以及新技术、新理念的出现,"共识"意见的内容及证据级别应有所调整,RRI的诊疗技术与理念应当进行更新。因此,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的共同推动下,"共识"专家组对版"共识"进行修订,以进一步提高我国RRI的规范化诊治水平。

本"共识"制定采用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系统(GradingofRe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k.com/jbbx/13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