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育儿不得忽视的宝宝乳牙健康问题
2020-10-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乳牙是人萌生的第一副牙,是儿童咀嚼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共20颗,上、下颌各10颗。乳牙的健康萌出,除了能保证宝宝对食物的咀嚼,消化吸收,还会影响宝宝颅、颌、面的发育及语言发展。正确认识乳牙,保证宝宝乳牙健康发育是很重要的。有的家长认为,宝宝乳牙长不好没有关系,以后换了牙齿就好了,是大错。
一、乳牙对恒牙生长的影响
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依次萌出,2-3岁全部萌出。此时,恒牙牙胚的发育仍在颌骨内进行着。到儿童6~12岁时,恒牙胚向口腔内移动,乳牙牙根吸收,乳牙松动继而渐渐脱落,恒牙突破口腔粘膜萌出。健康的乳牙可以继承恒牙胚的正常发育,引导恒牙的萌出,乳牙受损会影响恒牙的排列出现畸形,甚至颜色异常。
二、乳牙常见生理现象
“马牙”在新生儿的口腔里牙龈边缘可能长着像芝麻大小、数目不一、高出牙龈表面的黄色小球球,看起来很像乳牙,实际不是真正的牙齿;有的在上腭中央也有数个黄色小点,人们俗称为“马牙”,医学上称为“上皮珠”。它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细胞聚集和角化而形成的。
经吮乳、吃奶等摩擦,“马牙”会自行脱落,而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也不会引起疾病,完全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正常情况下2~3个星期内,都可以自然消退。
萌牙性齿龈炎萌牙性齿龈炎就是宝宝乳牙萌出时,沿牙冠的牙龈组织出现的充血现象,最常见的表现是在牙龈的边缘形成一圈红红的发炎斑块。
萌牙性齿龈炎通常会随着宝宝乳牙萌出而自然的治愈,不需要进行专业的治疗。如果宝宝乳牙萌出而萌牙性齿龈炎还没有消除,则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门牙中间有“筋”宝宝两个上门牙之间白色的“筋”,是上唇系带。有些较小的孩子,会出现上唇系带附着异常情况。
随着牙齿替换,唇系带的附着情况会有所改善。但仍有孩子即使到换牙时,唇系带附着也没有改善,门牙中间会出现比较大的间隙,这时需要手术治疗。医院检查一下。
牙齿数目不足牙齿数目不足我们称之为“先天缺失”,这在乳牙或恒牙中都有可能出现。如果缺牙数目少对咀嚼功能和美观影响不大可以不处理,这种情况一般多见于下前牙或第8颗牙。
如果牙齿缺失较多,还出现皮肤、毛发方面的不正常,多是由于外胚叶发育不足所致。像这种情况就应做牙齿修复,以恢复咀嚼功能并促进颌骨和肌肉的发育。一般患儿在4岁左右即可做功能性修复。
乳牙稀疏有缝乳牙稀疏有缝叫生理间隙。一般来说,乳牙的尺寸是会相对小一些,而且中间有一定缝隙,这主要是为恒牙的萌出留出足够的空间。门牙之间有缝隙,利于恒牙萌出时不会挤压。
所以宝宝的乳牙稀一些,但总数目不少,这基本还是正常的,父母不必着急。但是,到2岁半乳牙出完后,宝宝牙齿总数仍然不足,这种情况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了。
二、最易出现的牙齿疾病
小儿龋齿龋齿,俗称虫牙,是宝宝最常见的牙齿问题,常发生于7岁以前,是一种牙齿硬组织脱钙后软化损害的一种慢性病,从乳牙一萌出就有发生龋齿的可能。
造成原因:
1、宝宝口腔内不洁净,大量的食物残渣存留在齿缝间和沟裂中,或宝宝食物中含糖量过高,在口腔内形成大量的乳酸,破坏牙齿结构,发生龋齿;
2、宝宝营养不良,或有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等病症造成宝宝牙齿缺乏钙质,被口腔内乳酸侵蚀形成龋齿。
龋齿分类:
根据龋齿破坏的程度可分为以下3类
1、浅龋:病变只在釉质内,表现为牙齿变褐或黑褐色斑点或斑块,患儿无不适感。
2、中龋:病变已达牙本质,形成浅层龋洞,此时小儿对冷、酸、热的刺激感觉明显,引起牙痛,但可自行缓解。
3、深龋:病变已达牙髓腔,疼痛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消失,如不进行治疗,细菌沿着牙根达到牙尖,会引起根尖眼炎,造成慢性病灶,引起牙槽骨、下颌骨炎质、骨髓炎及上述全身疾病。
龋齿的治疗:
如果宝宝龋齿症状较轻,可以通过磨除法或是修复法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果宝宝龋齿严重,已经造成牙体缺损,可以用充填法;如果牙冠破坏较大,则可以视病情以嵌体或全冠修复进行治疗。
龋齿的预防:
1、注意口腔卫生,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2、及时纠正吸吮奶头的坏习惯,以防牙齿排列不整齐,面颌部畸形等。
3、睡眠时,更适合细菌作用而发生龋齿,所以睡前漱口或刷牙尤为重要,睡前不要吃糖果、点心、牛奶等甜食。
4、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如发现有龋齿,应及时治疗,填充龋洞,以杜绝感染,预防龋齿引发其它疾病。
氟斑牙氟斑牙也是宝宝牙齿经常遇到的牙齿问题之一,又因为氟斑牙造成的牙齿斑点多为黄色而被称为黄斑牙。
氟斑牙原因:
氟斑牙主要是由于饮水中氟含量超标所引起的。
氟斑牙的治疗:
宝宝氟斑牙症状较轻时,可以通过磨除法进行修复,对于比较严重的氟斑牙则可以选用贴面治疗。但是宝宝牙齿非常的脆弱,妈妈准备进行修复或贴面治疗宝宝牙齿需要先咨询有关专家。
氟斑牙药物治疗方法最好在宝宝乳牙比较坚固后采用,5岁以上宝宝可以选用磨除法、贴面治疗等方法。
畸形中央尖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新牙长出后,在牙齿的咬合面上长出一个小尖。常见于前磨牙,也就是第4颗牙或第5颗牙上。有的一颗出现这种情况也有的会几颗牙都出现这种情况,牙尖高低、粗细不等,我们称之为“畸形中央尖”。
畸形中央尖易折断,尤其是细而高的,折断后因牙髓暴露而引起慢性牙症,严重时牙髓可能坏死,并发根尖周炎,影响恒牙萌出。畸形中央尖目前没有可预防的措施,早发现早治疗即可。
畸形中央尖的治疗:
1、圆顿无影响的中央尖可以不做处理。
2、尖而细者,需要根据医生诊断结果选用治疗方式。
3、中央尖折断,已引起牙髓或根尖周病变时,为保存患牙并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完成,可采用根尖发育形成术或根尖诱导形成术。
畸形舌侧窝畸形舌侧窝也称为牙内陷,多见于前门牙。这种情况不易被家长发现,因为是在门牙的内侧面,畸形舌侧窝较深,窝内易滞留食物残渣而且不便于清洁,因此龋坏机会较大。
畸形舌侧窝的预防:
1、早期发现牙内陷及其并发症。
2、对患牙进行常规牙髓活力试验及X线检查。
畸形舌侧窝的治疗:
1、畸形舌侧窝略深或已继发龋,应充填治疗。
2、患牙并发牙髓炎、根尖周炎,应做根管治疗。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