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牧学习鸭浆膜炎的症状病因和预防治

2017-4-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颈部瘫软、摇晃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该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引起死亡、体重减轻和淘汰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症状   典型特征就是病鸭的眼、鼻分泌物增多,排黄绿色稀便,运动失调,头颈战栗和昏睡,不愿走动,捆挤成堆。2-6周龄的中鸭大多数表现两腿软弱,不能站立,全身发抖,频频点头或头颈左右摆动,身体后翻或侧向一侧,挣扎时不停地拍打两翅,后蹬两腿。慢性病例,头颈歪斜,呈转圈运动,吃食困难,逐渐消瘦死亡。解剖会发现全身浆膜表面均匀覆盖有纤维素渗出,尤以心包腔内和肝脏表面最为明显。

            

鸭传染性浆膜炎:颈部瘫软、摇晃

           鸭传染性浆膜炎:缩脖、扭颈

病症病原   鸭疫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无芽胞,不能运动,纯培养菌落涂片可见到菌体呈单个,成对或呈丝状,菌体大小不一,瑞氏染色菌体两端浓染,墨汁负染见有荚膜。最适合的培养基是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基、鲜血绵羊、琼脂平板、胰酶化酪蛋白大豆琼脂培养基等。该菌根据琼脂扩散试验分为8个血清型,彼此间无交叉免疫保护性。

流行病学该病主要感染鸭,火鸡、鸡、鹅及某些野禽也可感染。育雏舍鸭群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地面潮湿,卫生条件不好,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过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以及其它应激因素等均可促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该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被细菌污染的空气是重要的传播途径,经蛋传递可能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原因。该病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冬季节较为多发。

         鸭传染性浆膜炎:肝脏浆膜有白色炎性渗出

        鸭传染性浆膜炎:气囊有黄色干酪样物

防治

  1、治疗:近几年,由于兽医和饲养者滥用药物,使得临床上某些药物对该病的敏感性减弱,鸭场一旦发生该病,为了避免盲目用药,最好通过药敏试验筛选药物。

  2、预防:对本病的预防可使用鸭疫里默氏杆菌灭活菌苗,在10-14日龄和2-3周龄各接种一次。另外,本病常与大肠杆菌病并发,使病情加重,所以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更显得重要。

苏州科牧专注畜禽养殖健康二十年!

欢迎点击下方







































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k.com/jbyf/6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