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补创伤小普外三科成功完成1例腹腔镜

2022-5-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前言:

近日,我院普外三科收治一名因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7小时入院的患者,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听诊肠鸣音消失。腹部CT检查提示腹腔可见散在游离气体,盆腔大量积液。诊断为上消化道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腹腔积液。由于患者全腹腹膜炎体征,腹腔积液较多,非手术治疗已不可能,应立即行急诊手术治疗。

杨明主任、刘明辉副主任、经治医生范学刚等立即展开术前讨论,若按照以往治疗这类疾病需采用开腹穿孔修补术,手术切口长,术后病人痛苦大、住院时间长、患者腹部还会留下一条难看的“蜈蚣”状疤痕。而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此类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可为患者行急诊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只需在腹部做3个0.5至1cm的小孔,通过腹腔镜探查整个腹腔,既能及时发现较隐匿病变,又能在直视下尽可能吸净腹腔积液并取出污染物,减少毒素吸收及腹腔脓肿的形成,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

治疗方案一经确定,即刻为患者进行术前准备,随后入手术一室,予全麻,术中杨明主任手法娴熟,精准缝合,镜下操作,细致入微,腹腔冲洗无死角,直至冲洗液清澈透明。手术仅用时1小时顺利完成,术中无副损伤。从患者入院检查确诊再到制定方案,最后完成手术安返病房,总用时仅3个小时,充分体现出了我院普外三科快速高效诊疗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离床活动,现已痊愈出院。

急性消化道穿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起病与进展迅速,可引起化学性或细菌性腹膜炎以致中毒性休克等,若不及时手术治疗可危及生命。传统的开腹手术需要在上腹部做长约10-15cm的切口,创伤大,愈合慢,切口感染率高,且愈合后瘢痕大,容易引起肠粘连,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我院普外三科一直重视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目前除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外,还开展了腹腔镜下行消化道穿孔活检、修补术等。随着现代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相对开放手术具有手术视野广、探查范围广、不易漏诊,误诊等优点。术中可行病理活检以便及时发现恶性肿瘤,操作轻柔,对腹腔内其它脏器干扰小,可最大限度避免腹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这种腹腔镜手术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普外三科在杨明主任的带领下,大力发展腹腔镜微创技术,常规开展了腹腔镜胆囊、胆道、腹腔镜胃、结直肠癌手术、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相信科室在微创治疗的快车道上,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也将更多地造福于民。

作者:宋丹

图片:范学刚

编辑:宋潇

校对:张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k.com/jbzd/13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