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轻视的儿童消化道异物
2022-7-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0/5474680.html
近日,一对来自温岭的年轻夫妇带着孩子赶到温州医科大学医院急诊抢救室,他们仅十个月大的孩子因食道中有异物堵塞而痛苦难耐。
影像片里显示,有一枚硬币卡在孩子的食道上端。焦急的母亲告诉医生:这枚硬币已经卡在孩子的食道中三四天了,每天除了喝奶喝水,根本就吃不了其他东西,一吃就吐,医院都无能为力,因此特地赶来。
◆◆◆◆
擅长儿童消化及胃镜检查的洪燕副主任医师马上接诊了患儿。仔细听诊查体后,她立即决定急诊内镜取出。由于孩子还太小,洪医师使用直径仅5.9mm的鼻胃镜,对其行内镜食管异物取出术。由于小孩食管上段空间狭小,硬币随着孩子的哭吵上下波动厉害,大大加强了夹出硬币的难度。不过,淡定的医护团队操作娴熟有序,2分钟后,硬币便被顺利取出。
看到孩子不再痛苦的瞬间,父母开心得难以言表。当洪医师再次进镜查看时,发现局部食管因异物堵塞时间较长而出现粘膜损伤、糜烂、渗出。但庆幸的是硬币是圆的,没有造成溃疡或穿孔等并发症。于是给孩子安排留院观察,并予以保护胃黏膜药物及补液支持,并仔细交代患儿家长注意事项,家长感激不尽,当晚还写了感谢信。
科普时间
PopularScienceTime
◆◆◆◆
消化道异物是儿科门诊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6月龄至6岁为高发年龄段,尤其是6个月到3岁的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什么都很好奇,但缺乏安全意识,常常是拿到东西就往嘴里放。
儿童消化道异物各种各样,最多的当属硬币,还有电池、发卡、纽扣、磁铁、戒指、笔帽、拉链头、玩具等,还有吃东西时不小心卡在喉咙口的鱼刺、鸭骨头、枣核、瓜子等,甚至还有铁钉和水银体温计等等千奇百怪的物件。
这些异物一旦吞下,会跟食物一样沿着消化道往下走,95%可以自行排出,大部分在4-6天内,时间长的要3-4周。但异物硬度很大形状各异,往往不能像食物一样正常通行,很多关卡会让它停留在消化道里。
首先第一关就是食道,食道有三个比较狭窄的部位,入口、与气管交叉的地方、还有食道穿过膈肌进入腹腔位置,很多异物被卡在这三个位置。
因为异物千奇百怪,所以有食道异物的孩子症状也各不相同,有些孩子有恶心、咳嗽、流口水、拒食、呕吐、吞咽困难甚至窒息等症状,严重者可并发食管瘘、穿孔、纵隔脓肿等。但也有约1/3的孩子完全没有任何症状,所以不管有没有症状,医生对那些有可疑异物史的孩子都会很重视,宁可信其有去仔细检查。
当发现孩子将异物吞下以后,只要当时未发现呛咳、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现,就不必过分紧张,无须想方设法的催吐或导泻;误吞异物后试图催吐是错误的,因为催吐有时反而会使异物误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误吞异物后试图用导泻药使之从肠道迅速排出的方法也是错误的。
患儿一旦出现呕血、腹痛、发烧或排黑色稀便,说明有严重的消化道损伤发生,医院治疗。若经过三四周仍未发现异物排出,医院请医生处理。
如果患儿吞入钉子、回行针、碎玻璃等尖锐的、带尖带钩的异物,难以顺利排出,医院检查处置,因为这些异物随时可能钩住或穿透消化道,造成严重的消化道损伤。
若误吞腐蚀性异物,如纽扣电池等,可以引起电流烧伤,短时间内就会腐蚀食道或胃肠粘膜,引起穿孔和中毒。相比而言,最危险的还是磁铁或磁珠,尤其是多个磁铁或磁性异物合并金属,极易导致肠穿孔,都需紧急处置。
胃镜检查前患儿须禁食至少4~6小时,急诊内镜患者可酌情放宽禁食、水时间,必要时也可考虑全身麻醉。
最后提醒监护人应提高防范意识,让儿童远离异物;有基础疾病患儿应养成良好进食习惯;预防植物性胃结石及毛发性胃结石;新生儿避免高浓度奶粉致胃乳石;误咽异物后忌饮醋、吞服食物等。
附录1:
《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年)》指出存在以下情况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须行急诊内镜。
(1)易损伤黏膜、血管而导致穿孔等并发症的尖锐异物;
(2)腐蚀性异物;
(3)多个磁性异物或磁性异物合并金属;
(4)食管内异物滞留≥24小时;
(5)食管内异物出现气促、呼吸窘迫等气管严重受压合并梗阻表现;
(6)食管内异物出现吞咽唾液困难、流涎等食管完全梗阻表现;
(7)胃内或十二指肠内异物出现胃肠道梗阻、损伤表现。
附录2:
存在以下情况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应在24小时内尽早安排内镜诊疗。
(1)直径≥2的异物;
(2)长度≥6cm的异物;
(3)单个磁性异物;
(4)自然排出失败的异物;
(5)未达到急诊内镜指征的食管异物;
(6)出现临床表现但未达到急诊内镜指征的胃内或十二指肠内异物。
医师
简介
洪燕,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儿科学硕士,现任浙江省医师协会儿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台州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青年委员。曾先后至医院医院进修儿童消化、过敏与免疫等2年,擅长儿童急慢性腹泻、胃炎、便秘、消化性溃疡、牛奶蛋白过敏、过敏性紫癜、炎症性肠病等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以及儿童胃肠镜检查诊断。主持并完成浙江省卫生厅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