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是肝脏疾患中较常见的疾病

2015-1-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脓肿回声区内可有光点或光团,有些呈峰窝状结构,壁厚多不规则

肝脓肿声像图在病变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表现各异,因而在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上带来困难,如肝脓肿早期病变呈单个或多个不均匀低至中等回声,容易与早期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相混淆,随着病程进展脓肿区开始出现坏死液化,声像图上呈现蜂窝状结构,内部出现无回声区,随着脓腔的扩大可出现大的液性暗区,要注意与肝囊肿、多囊肝、肝癌中心坏死液化、肝包囊虫病以及巨大的海绵状血管瘤相鉴别,上述声像图不规则的改变往往使鉴别上造成困难,但结合病史,临床病状和有关化验,短期内复查,追踪观察其病程变化,结合前述肝脓肿的声像图特征,如脓肿的壁较厚欠光滑,脓肿内常可出现飘移的细小光点群,甚至出现分层现象,且随体位不同而改变等,则不难作出判断对其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取活检则对定性更可作出准确的诊断(.:郑晓凤)

从本组病例中观察到肝脓肿在声像图上伴随脓肿的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是其主要特征早期为炎症性改变,可见局部区域呈低回声,随病情进展脓肿内见局限性液化区或混合性光闭,后期形成脓肿腔,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或无回声区,随着病情好转,病灶渐缩小,边界模糊,回声接近正常肝组织

本组声像图特点: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本组28例肝脓肿,其中细菌性22例,阿米巴性6例病灶分布:肝右叶18例(前段8例,后段10例),左叶6例(内侧叶4例,外侧叶2例),二叶多发病灶4例脓肿最大85mm×77mm,最小12mm×14mm;28例中行手术切开引流10例,b超监视下定位穿刺抽脓注药引流5例,保守治疗13例,均进行追踪观察

(3)脓肿后方回声轻度增强,两侧有边缘声影,多向内收

本组28例为我院1996~2002年住院病人,男24例,女4例,年龄5~65岁,以青壮年男性居多,均经b超检查诊断,手术、穿刺或临床抗炎等治疗最后确诊为肝脓肿

国内文献报告,b超对肝脓肿的诊断准确率达95%以上,b超具有简单、快速、无创伤、无痛苦、经济可重复等优点,主要特点是可直观的显示脓肿的形态、大小、数目分布等情况和准确的解剖部位以及脓肿内部改变及与周边组织脏器的关系,能动态观察脓肿的病变发展过程,并可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穿刺,置管引流或注药,对需外科手术病例可协助选择最佳切口

肝脓肿是肝脏疾患中较常见的疾病,以往多依据临床病史、体征及x线检查,易造成漏诊或误诊;b型超声由于对软组织实质性脏器可直观探查出病变形态,能对肝脓肿及时作出诊断下面对b超检查确诊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价值做初步探讨

肝脓肿分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二类,在鉴别上主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有关化验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穿刺培养出细菌或找出阿米巴滋养体即可确诊,但其阳性率不高据文献报道,阿米巴的阳性率尚不及50%,因而在分类上较困难b超对肝脓肿定位上有肯定的价值,但声像图对上述二者缺乏特征性改变,有作用认为细菌性的病灶大多为散在性小脓肿,数量为多发或单发,而阿米巴性的病灶一般较大常为单发,但从本组28例肝脓肿声像图的改变上看均未出现特征性变化

肝脓肿是常见的肝脏疾病,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发病率已有所下降,但因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未能及时发现而延误诊断者也时有发生x线检查在部分病例中虽可发现诸如膈面轻度抬高或隆起、模糊、活动减弱、肝影增大等间接征象,肝区出现脓腔为直接影像,但只有在产气细菌感染脓腔出现气体时才能够显示,且受气体多少与投照条件等因素影响,因而对肝脓肿的漏诊仍时有发生,b型超声仪特别是高分辨仪器的使用,把肝脓肿的诊断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所用仪器为日立eub-450、aloka-620、西门子—亚当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所有病例均拍照并追踪观察采用常规检查方法,于上腹部做纵、横及斜切扫查,根据病灶大小、形态、边缘及内部回声进行分析,5例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均准确穿入脓腔

2 、结果

1、资料与诊断方法

3、讨论

所以b超对肝脓肿不仅可诊断,而且可在其监视下进行治疗并且判断其疗效,现已成为诊断的主要手段ct、核磁共振虽可直接显示脓肿的大小形态,但常受条件限制,且价格昂贵,重复性不如b超简便,故b超是诊断肝脓肿的首选方法

(4)肝局部增大等伴发征象

(1)肝实质内出现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轮廓欠清晰,有时可探及其内有分层现象,8例液性暗区内出现飘浮移动现象

更多肝脓肿问题
       请点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k.com/jbzd/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