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打尽,盆腔炎的预防及治疗
2021-1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盆腔炎症性疾病亦称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可导致输卵管阻塞、不孕症和异位妊娠等严重后果。本文汇总了盆腔炎的相关知识,以飨读者。
盆腔炎患者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有些患者没有症状,有些患者下腹疼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其他症状还包括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头痛、食欲不振、月经问题、尿频等。
01
盆腔炎是怎样引起的?
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可分为3大类:外源性生物、内源性生物及放线菌。
(1)外源性生物
通过社区和性活动获得。它们包括典型的性传播性感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通常会导致输卵管炎。
(2)内源性生物
内源性生物是下生殖道的正常寄生菌,特别是大肠埃希菌和脆弱类杆菌。他们在正常子宫颈屏障破坏的条件下致病,如近期的生殖道操作或创伤(如流产、放置宫内节育器、近期妊娠或刮宫术)。最常见的感染入口是子宫颈裂伤和胎盘部位。这些微生物引起上行性感染,可直接或通过淋巴管蔓延至阔韧带,引起盆腔蜂窝织炎。
(3)放线菌病
由于长期使用宫内节育器所致。子宫颈拭子培养寻找以色列放线菌。
患者在以下情况下易发生盆腔炎:
①产后或流产后:分娩或流产后,女性的免疫力下降,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以受感染;
②过早或频繁性生活;
③宫腔内操作后感染,如刮宫术、宫内节育器,有证据表明,在带节育器后的第一个30天内,患盆腔炎的风险增加;
④经期卫生不良;
⑤年龄:15-25岁为盆腔炎的高发年龄。
02
该如何预防盆腔炎的发生?
(1)避免不洁性生活
女性应注意性生活卫生,可在性生活前后用清水清洗外阴部,若无妊娠计划可应用避孕套预防性传播疾病;如患性传播疾病,治愈前应禁止性生活。
(2)注意经期卫生
月经期间女性的抵抗力下降,易受到各种病菌的感染,因此女性朋友应保持经期卫生,注意经期的外阴清洁和干燥,避免月经期同房。
(3)及时诊治下生殖道疾病
防止病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
(4)尽量避免人工流产等妇产科手术
病原体可经外阴、阴道、宫颈及子宫体创伤处侵入盆腔结缔组织及内生殖器其他部分,发生急性盆腔炎。因此,进行人工流产、上环、取环等妇产科操作术时,应做好术前准备,手术时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03
盆腔炎的诊断
(1)最低标准
在性活跃妇女及其他性传播感染的高危妇女中,如排除其他病因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应诊断为盆腔炎并进行经验性治疗:
①子宫压痛;
②附件压痛;
③子宫颈举痛。
若患者在出现下腹疼痛的同时伴有下生殖道感染的征象,则诊断盆腔炎的准确性增加。
(2)附加标准
①口腔温度≥38.3℃;
②子宫颈或阴道黏液脓性分泌物;
③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白细胞增多;
④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⑤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⑥实验室检查证实有子宫颈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感染。
(3)特异性标准
①子宫内膜活检显示有子宫内膜炎的组织病理学证据;
②经阴道超声检查或MRI检查显示输卵管管壁增厚、管腔积液,可伴有盆腔游离液体或输卵管卵巢包块;
③腹腔镜检查见输卵管表面明显充血、输卵管水肿、输卵管伞端或浆膜层有脓性渗出物等。
(4)鉴别诊断
盆腔炎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异位妊娠、卵巢囊肿扭转或破裂、急性阑尾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炎症性肠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疾病可能合并盆腔炎。
性应注意性生活卫生,可在性生活前后用清水清洗外阴部,若无妊娠计划可应用避孕套预防性传播疾病;如患性传播疾病,治愈前应禁止性生活。
04
盆腔炎的治疗
(1)最低标准
以抗菌药物治疗为主,正确、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可使90%以上的盆腔炎患者治愈,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主;如所选药物不覆盖厌氧菌,需加用硝基咪唑类药物;为覆盖非典型病原微生物,需加用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阿奇霉素。
?以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主,为覆盖厌氧菌,需加用硝基咪唑类药物。
?以β?内酰胺类和酶抑制剂类联合抗菌药物为主;为覆盖厌氧菌,需加用硝基咪唑类药物;为覆盖非典型病原微生物,需加用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阿奇霉素。
?克林霉素联合庆大霉素。
?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和莫西沙星。
(2)手术治疗
?紧急手术:药物治疗无效和脓肿破裂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择期手术:经药物治疗2周以上,包块持续存在或增大,可择期手术治疗。
手术可根据情况选择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若盆腔脓肿位置低、突向阴道后穹隆时,可经阴道切开引流。
手术范围应根据病变范围、患者年龄、一般状况等全面考虑。原则以切除病灶为主。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年龄大、双侧附件受累或附件脓肿屡次发作者,行子宫全切除术及双附件切除术;对极度衰弱的危重患者须按具体情况决定手术范围。
参考文献
[1]全科医学(第5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年8月第1版.
[2]胡骁丽.什么是盆腔炎?哪些因素造成盆腔炎?[J].医药界.;():P.1-1.
[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修订版).中华妇产科杂志.;54(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