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
2016-11-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定义:妊娠合并阑尾炎是较常见的妊娠期外科疾病,孕妇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国外资料为0.1~2.9%,中国资料为0.1~2.95%。妊娠各期均可发生急性阑尾炎,但以妊娠前6个月内居多。妊娠并不诱发阑尾炎,增大的妊娠子宫能使阑尾位置发生改变,增大诊断难度,加之妊娠期阑尾炎容易发生穿孔及腹膜炎,其发病率为非妊娠期的1.5~3.5倍。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病因:阑尾的位置在妊娠初期与非妊娠期相似,在右髂前上棘至脐线连线中外1/3处,随妊娠子宫的不断增大,阑尾会逐渐向后上、向外移位。在妊娠3个月末阑尾位于髂嵴下2横指,妊娠5个月末在髂嵴水平,妊娠8个月末在髂嵴上2横指,妊娠足月可达胆囊区。产后10~12日回复到非妊娠位置。妊娠期盆腔器官充血,阑尾也充血,炎症发展很快,容易发生阑尾坏死,穿孔。由于大网膜被增大的子宫推移,难以包裹炎症,一旦穿孔不易使炎症局限,造成弥漫性腹膜炎。若炎症波及子宫浆膜,可诱发子宫收缩,引起流产,早产或子宫强直性收缩,其毒素可能导致胎儿缺氧,甚至死亡,威胁母儿安全。
临床表现:妊娠早期急性阑尾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下腹痛,检查右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等表现,白细胞总数增高,其症状和体征与非妊娠时急性阑尾炎相似。妊娠中、晚期急性阑尾炎,因增大的子宫引起阑尾移位,检查时压痛点升高,压痛最剧的部位甚至可达右肋下肝区。由于妊娠子宫撑起腹壁腹膜,阑尾又处于腹腔深处,被增大的妊娠子宫掩盖,使局限性腹膜炎体征不典型。
1)转移性右下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腹痛开始时多在中上腹或肚脐周围,病人不能准确地辨明疼痛的确切部位。经数小时或十几个小时后,腹痛转移到右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大约有70~80%的病人有上述腹痛史。
2)胃肠道症状:得了急性阑尾炎,一般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拉肚子或便秘等症状。
3)压痛点:阑尾炎发作后,一般在右下腹部有一个明显的压痛点,它也是阑尾炎的最重要特征。
4)全身症状:一旦起病,多伴有头晕、头痛、无力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还会出现发烧,心慌等症状。
危害性:
1)妊娠合并阑尾炎是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子宫增大,使阑尾及大网膜位置改变临床表现不典型、若医生无丰富的临床经验,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阑尾易穿孔,炎症不易局限、易发展成为弥漫性腹膜炎,脓毒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胎儿死亡、流产或早产。
2)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和卵巢肿瘤蒂扭转,输尿管结石,胆道结石或炎症,右侧急性肾盂肾炎相混淆,只有排除这些情况后才能确诊。
3)预后的好坏主要和是否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有关,另外与妊娠月份有关。妊娠越晚期,临床表现越不典型、延误治疗的可能性越大,预后越差。
4)手术后宜用大量或联合应用抗生素,但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如氯酶素、四环素类禁止使用。孕早期和妊娠最后两周不要用磺胺类药物。
5)右下腹疼痛对于这个疾病诊断的确立也不很可靠.如果怀疑患者患有阑尾炎,应毫不迟疑地进行剖腹探查术(阑尾穿孔在妊娠过程中死亡率很高)。
6)产后初期(当阑尾炎较常见时),阑尾炎被延误至穿孔,其死亡率更高。
诊断:
1)妊娠合并阑尾炎是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2)妊娠合并阑尾炎通常会产生痉挛性疼痛,性状如同非妊娠时发生的疼痛。
3)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中性升高;但妊娠白细胞计数在正常时也可增高。
4)随着妊娠的进展,阑尾的位置子宫增大而上升。
5)可伴发冷、发热,严重时全腹均有压痛及反跳痛、腹肌紧张、腹水征可阳性。
6)应排除右侧卵巢肿瘤蒂扭转,异位妊娠,右输尿管结石、胆囊炎,右侧急性肾盂肾炎。
7)如果孕妇有以下情况,可以作早期诊断时的参考:①孕妇在孕前曾有急慢性阑尾炎发作史;②妊娠后突然出现腹痛,由腹上区或脐周围开始,然后又有转移右下腹疼痛;③腹痛和触痛的部位较一般为高;④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体温升高,脉率增快;⑤诊断不能肯定时,可进行B超检查,准确率可达90%-96%;⑥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时,往往其临床表现较轻,但病情和病理改变较重。
鉴别诊断:
1)妊娠早期,患急性阑尾炎,若临床表现典型,诊断常无困难,但需与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及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相鉴别。
2)妊娠中期,患急性阑尾炎较多见,妊娠子宫使阑尾明显移位,应与右侧卵巢肿蒂扭转、右侧急性肾盂肾炎、右侧输尿管结石,急性胆囊炎相鉴别。
3)妊娠晚期,妊娠子宫充满腹腔,阑尾明显向外上方移位,腹痛在上腹部,需与重型胎盘早剥和子宫肌瘤红色变鉴别。
4)分娩期,急性阑尾炎应与子宫破裂相鉴别,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和妇科检查,多能作出正确诊断。
5)产褥期,阑尾炎需与产褥感染相鉴别。另外,还需要与急性淋菌性盆腔炎,盆腔积脓等相鉴别。
治疗原则:
1)妊娠早期(1-3个月),不论其临床表现轻重,均应手术治疗。
2)妊娠中期(4-6个月),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当然,此时手术治疗的安全系数也比妊娠早期大,一般认为此时是手术切除阑尾的最佳时机。
3)妊娠晚期合并阑尾炎,应手术治疗,即使因手术刺激引起早产,绝大多数婴儿能成活,手术对孕妇的影响也不大。
4)妊娠期阑尾炎处理,无论保守疗法中使用抗生素还是手术中的麻醉药,都要充分考虑到胎儿的因素,尤其在妊娠早期,应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手术多选择硬脊膜外连续阻滞麻醉,术中吸氧和输液,防止孕妇缺氧及低血压。
手术要点:
1)妊娠早期取右下腹斜切口(麦氏切口)。妊娠中期以后,应取高于麦氏点的右侧腹直肌旁切口(相当于宫体1/3处),手术时孕妇体位稍向左侧倾斜,使妊娠子宫向左移,便于寻找阑尾。减少在手术时过多的刺激子宫。阑尾切除后,最好不放腹腔引流,以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2)若阑尾已穿孔,切除阑尾后尽量吸净脓液,并放腹腔引流,术后脓汁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给予大剂量广谱抗生素。
3)若妊娠已近预产期,术中暴露阑尾困难,应先行剖宫产术,随后再切除阑尾。先行腹膜外剖宫产术,随后再切开腹膜切除阑尾更好。
4)如为阑尾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盆腔感染严重或子宫、胎盘已有感染征象时,应考虑剖宫产同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并需放引流。分娩后子宫缩小,可使原来局限的脓肿扩散到腹腔此时应急诊开腹引流。
5)妊娠期用腹腔镜做阑尾切除术与开腹探查术比较围生儿预后无差别。
术后处理:
1)若孕妇需继续妊娠,阑尾手术后3-4日内,给予宫缩抑制剂及镇静药,如静脉滴注利托君、硫酸镁,也可口服沙丁胺醇,肌注黄体酮注射液,口服维生素E和肌注绒促性素等,以减少流产与早产的发生。
2)如已近产期可任其自然分娩,如离产期尚远则可给镇静药保胎治疗。在选用宫缩抑制剂时要慎用β受体兴奋剂如利托君(ritodrine)或沙丁胺醇(sulbutamol)等现对肺损害相关药物。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幼保健院外科,是国内唯一开设有胎儿外科、小儿外科、女性外科、泌尿男科等专业的综合性外科。在诊断治疗:小儿先天性畸形、女性盆底及下尿路疾病、妊娠合并外科疾病、肛直肠疾病、甲状腺疾病、性发育异常与生育功能障碍等方面有特长。(稿件来源:刘国庆主编《妇幼外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海口美食速览宫颈多发纳氏囊肿的病因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