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尿液中的咽峡炎链球菌和解没食子酸

2016-12-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咽峡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anginosus,SAN)和解没食子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gallolyticus,SGA)在尿路感染中的意义。一、书籍MCM11:☆SAN:该菌属于咽峡炎链球菌群(SAG)。SAG是口咽部、尿路、肠道正常菌群。与脑、口咽部、腹腔脓肿形成相关。没有提到尿路感染UTI。提到S.intermedius导致肝脓肿、脑脓肿。SAN常常见于泌尿生殖道、胃肠道标本。S.constellatus常常见于呼吸道标本。☆SGA:该菌属于牛链球菌群(S.bovisgroup,SBG)。S.gallolyticussubsp.gallolyticus和胃肠道异常,包括结肠癌症与慢性肝病有关;S.gallolyticussubsp.pasteurianus导致脑膜炎。

二、Pubmed一篇来源于以色列关于咽峡炎链球菌的文章提到米勒群是后划分到草绿色菌群的。可是草绿色菌群本身不是一个标准分类,还需要划分吗?后来请教了链球菌属专家鲁炳怀博士。鲁老师说:米勒群不是正规命名,公认名称是咽峡炎链球菌群;该群与其他四群草绿色链球菌群在致病性(该群致脓肿)、表型(该群有beta溶血)上差异较大。☆摘要内容:医院37个月分离了个米勒群链球菌。82%是SAN。非尿路分离株主要是胃肠道来源的脓肿,此外是28个菌血症。尿路来源71个,包括尿路感染和无症状菌尿。

关于解没食子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gallolyticus,SGA)的6篇:☆西班牙研究:个尿培养,阈值以上分离株(33%),牛链球菌(S.bovis)8(0.96%)。其中6例是UTI症状,2例是发热待查,后续证实没有心内膜炎或癌症。全部是S.gallolyticussubspeciepasteurianus。针对性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是该菌可能是尿路病原,尤其是巴斯德亚种。☆西班牙研究:-期间个成人患者分离出牛链球菌群(SBG)。65%有尿路基础性疾病。其中88个临床症状评估正确(按,这句话笔者不太理解),45%无症状菌尿,20%上尿路感染,35%下尿路感染。其中14(9%)同时血培养阳性。SBG的72%是S.gallolyticussubsp.pasteurianus。结论是重视巴斯德亚种的分离,可能是感染。☆韩国文章:一例28天女婴,发热1天,脑脊液、血液、尿液同时S.gallolyticussubsp.pasteurianus阳性。☆丹麦文章:越南患者慢性尿路感染自行服药治疗复发者,49例粪肠球菌(55.1%)、大肠埃希菌(12.2%)、Streptococcusgallolyticussubsp.pasteurianus(8.2%)。培养阈值设定在≥CFU/ml。☆泰国文章:-51.):一例新生儿脑膜炎,病原Streptococcusgallolyticussubsp.pasteurianus。通过上面信息可知,对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斯德亚种(Streptococcusgallolyticussubsp.pasteurianus),如果患者分离株超过阈值浓度,实验室应该报告临床。临床在排除性传播疾病,确定是感染所致尿路症状后,可以确定该菌为病原。没有症状则是无症状菌尿。对咽峡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anginosus,SAN),可以比照上面信息。这里涉及到是否药敏的问题。☆所有阈值以上分离株都进行常规药敏试验——这样决定最简单,不过有资源浪费。☆建议实验室与临床沟通,达成一致。☆有插管、无症状,不建议药敏试验。☆有症状、阈值以上(CFU/ml),建议药敏。☆同时血液、脓液、腹水有分离株;反复迁延;经验治疗无效;复发感染:建议药敏。☆明确免疫低下、ICU患者、尿路操作前、新生儿等,阈值以上,建议药敏。与临床医生沟通、按医嘱进行。☆不做药敏时,菌名和浓度回报是必须的。☆避免实验室内部不统一的情况——即甲按甲的标准做,乙按乙的做,丙按丙的做......(本文对原文进行了修整,用于行业信息分享,如有异议请联系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k.com/jbzl/40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