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型克罗恩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和

2020-7-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南京大医院

医院

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肠病,可累及整个消化道,常表现为肠壁全层的穿透性炎症,导致肠瘘和腹腔脓肿等。尽管生物制剂应用于CD的治疗,但病程在5~10年的患者中约有80%最终仍需接受手术,其中肠瘘和腹腔脓肿是主要的手术指征。有研究表明,术中腹腔脓肿和瘘管的存在是CD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因此,进一步研究穿透型C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和保护性因素,有助于调整术前管理策略,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近10年来收治的穿透型C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和保护性因素,以期更好地改进术前管理。

  目的:探讨穿透型克罗恩病(CD)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和保护性因素,以期改进术前管理。

  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例接受肠切除吻合手术的穿透型C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和保护性因素。

  结果:手术后有20例(12.9%)患者出现并发症。多变量分析显示,术前C反应蛋白(CRP,P=0.,A值:1.,95%CI:1.~2.)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性因素,且CRP的分界值为26.5mg/L(P=0.),敏感性为85.0%,特异性为93.3%。术前营养支持(P=0.,A值:0.,95%CI:0.~0.)和骨骼肌含量(SMM,P=0.,A值:0.,95%CI:0.~0.)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保护性因素,且SMM的分界值为17.4kg(P=0.),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80.6%。

  结论:术前应尽可能降低CD的炎性活动,并进行营养支持,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SMM可作为预测参数,从而改进术前管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南京大医院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k.com/jbbj/10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