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痤疮内服方剂体会
2018-5-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有内治法,外治法。外治法里有药物、针灸,激光等等。内治法里有中药汤剂、中成药、西药等等。
也许有人认为痤疮的治疗很简单,但是当一天的门诊下来,面对20-30个痤疮患者时,我的体会是痤疮的治疗真的不简单。不简单的原因是不同的患者,体质特点不同;不同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也不同;不同的患者,对治疗的追求目标也不同;不同的患者,对治疗的方案要求不同。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其中的一点——中药汤剂内治治疗痤疮。这些汤剂都是我在临床经常使用过的。
治疗痤疮的汤剂众多,在座的各位同道也都有各自的体会。比如说我们教科书上的有枇杷清肺饮,用来治疗肺胃热盛;也有桃红四物汤,治疗血瘀型的痤疮。还有一些时方、验方,比如说仙方活命饮,我们中医外科被誉为第一方的,它用来治疗痈、疖,它的是托法;还有荆芥连翘汤,治疗上焦热盛的痤疮;还有丹栀逍遥散,用来治脾虚肝郁型的痤疮;还有海藻玉壶汤,用来治疗痰湿蕴结型痤疮;还有防风通圣散,治疗内外俱实型的痤疮等等。还有一些经方,比如说当归芍药散,用来治脾虚肝郁型的痤疮;桂枝茯苓丸,用来治疗血瘀型的痤疮;葛根汤,用来治疗那些痤疮疹型不易透发、深陷的痤疮。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脾寒胆热的痤疮;还有术附汤,治疗寒湿型痤疮等等。这些方剂,相信在座的同道可能也曾经应用过,我也曾经应用过,它们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我最喜欢应用的还是以下几个方剂,希望今天把它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对大家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第一个方剂是消痤汤。消痤汤是禤老的经验方,它以肾水不足,相火不降,上蒸头面为立论,主要治疗阴虚内热型的痤疮,主要的药物成分有六位地黄丸和二至丸的加减。这个方剂在以前的讲座中有几位讲者已经进行过讲述,对它的方义和药物的具体解释我就不再进行赘述。我个人的体会是要抓住以下的几个辨证要点。
广东人的体质:瘦、小、油、红。瘦,指身体比较瘦。小,指身材比较矮小。油,指面部比较油腻。红,指面部相对比较潮红。第二个体质特点,不耐寒热。这里的患者经常会说,我耐受不了寒性的食物,耐受不了热性的食物。吃寒性的食物或是药物,经常会出现腹泻、胃痛。吃热性的食物后,又会出现喉咙痛、口腔溃疡。另一个个体质特点呢,就是经常熬夜,严重的睡眠不足,这里的患者经常夜生活比较丰富,熬夜到凌晨一两点钟,中午有时也不休息,早晨也起来比较早。
消痤汤和滋阴疏肝汤是具有岭南皮肤学派特色的代表方,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人群性和一定的体质特点。我个人在早期临床时使用比较多,随着患者人群的增多,发现有一些痤疮的患者使用这两个方剂效果不太理想。所以有以下几个黄元御的方剂介绍给大家。
我在学习黄元御的《四圣心法》的过程中,发现有这么一段话:“痈疽者,寒伤营血之病也。血之为性,温则流行,寒则凝涩。寒伤营血,凝涩不运,卫气郁阻,蓄而为热,热盛肉腐为脓……痈成为热,而根原于外寒,故痈疽初起,当温经而散寒,行营而宣卫。及其寒化为热,壅肿痛楚,于此营卫遏闭之秋,仍宜清散于经络。至于脓血溃泆,经热外泄,营卫俱败,自非崇补气血不能复也。”当时,读完这段话时,我想,痤疮也属于痈疽的范畴,那能不能拿黄元御治疗痈疽的学术思想治疗痤疮呢?经过在临床的实践和验证,黄元御的这几首方在治疗痤疮上具有方小、效捷,并且疗效稳定的特点。
黄元御的第一张方,桂枝丹皮紫苏汤,药物的主要成分有桂枝、丹皮、芍药、甘草、苏叶、生姜。治疗的范畴为治痈肿初起。在原文中这样讲述,“痈肿初起,经络郁遏,必当发表。表解汗出,卫郁透泄,经络通畅,则肿痛消除,不作脓也。”书中的加减法有“若不得汗,宜重用青萍发之。表热太盛,用地黄、天冬,凉泻经络之郁。卫气太虚,用黄芪益其经气。”
我个人在临床上使用的体会是,桂枝丹皮紫苏汤用来治疗以粉刺为主的痤疮效果比较好,特别以小学生、初中生这类的体质、人群较为适用。
我女儿当时她面部生痤疮,我不想使用西药,当时开出的就是桂枝丹皮紫苏汤。她因为嫌中药苦,服用也不是很及时,用量也不是很足,大约服用了两周的时间,效果还是很理想的,甚至出乎我的意料。两周的时间,粉刺大约消减了百分之八十左右。
黄元御的第二张方,是丹皮黄芪汤,药物的主要成分有桂枝、桃仁、甘草、桔梗、丹皮、生姜、元参、黄芪,适用范围为治疗皮肉壅肿,痈疽已成者。加减法有“热盛,重用黄芪、天冬、地黄。皮肉松软者,脓成热剧者,加排脓汤。”排脓汤的主要成分有甘草、桔梗、生姜、大枣。个人的临床体会是以炎症性的丘疹、脓疱为主的痤疮效果比较好,特别是患者自觉皮疹有疼痛者。这类的痤疮在既往的临床中使用西医维甲酸类的抗菌素效果也不错。但是,使用西药比较容易反复。我对比,使用丹皮黄芪汤的疗效、使用的疗程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是,使用丹皮黄芪汤后的患者,痤疮没有那么容易反复,并且恢复时皮肤比较正常,不像使用维甲酸药物后皮肤变薄、不自然。
黄元御的第三张方,是桂枝人参黄芪汤,主要成分有人参、炙黄芪、桂枝、炙甘草、当归、芍药、茯苓、丹皮。它的主要适应范围为脓泄热退,营卫双虚者。加减法,浓泄久不收口者,加牡蛎、五味子。个人的体会是,以囊肿或者脓肿为主者,自溃或者切开排脓等治疗后,反复发作、脓溢不止者的这类人群为适宜。
其中一位患者是我们乳腺科的护士长介绍过来的病例。这位患者来我这治疗之前,在我医院住院治疗了一个月,当时使用的药物有小剂量的激素、两种静脉使用的抗菌素,有维甲酸类的药物,还经过切开排脓,局部的封闭,和一个艾拉的治疗。患者自诉说,经过一个月的住院治疗,没有任何的效果,并且越来越严重,所以出院后转求中医治疗,当时我使用的方剂就是桂枝人参黄芪汤加减,没有使用任何西药,效果很好。
这五个方剂都有它一定的适应范围、适应的人群、和使用的辨证要点。在临床上,我感觉到效果还是不错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尝试一下,有什么经验,我们一起交流。欢迎大家多多指正。
(医院皮肤科聚友会云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专科医院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