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切开后,却看见蠕动的虫子

2016-10-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在天医胃肠外科,每天总有几例阑尾炎病人,可今天的这位患者有些特殊,因为他的阑尾炎是和虫子有关的。

正值中午下班之际,来了一位10岁的小患者,在进食冰饮后出现脐周疼痛,外科门诊拟“急性阑尾炎”收住入院。看见他时,蜷缩着身子,小脸蛋因腹痛难忍甚是煞白、近乎虚脱。

经过询问病情、仔细检查身体、完善其它相关检查后,确定小朋友患的是“急性阑尾炎”。众所周知小儿阑尾炎,病情发展较快且较重,需要紧急手术处理。

恰逢中午是拥有“阑尾小王子”称号的许靓主治医师值班,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他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手到擒来了,平常一般只需2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手术。

当然今天也不例外,在腹腔镜下,视野被放大了6倍,术中操作一切顺利,在距离阑尾根部约0.5cm处,稳稳地切下,可奇怪的是,在切口处却看见了一只直径约1mm的白色小虫子,虽未见头部,却正在那奋力地摆动着尾巴。

“虫子”这可是我第一次在这种情况下见到虫子,不禁浑身有种起了鸡皮疙瘩的感觉。

我赶紧询问许靓医师“许老师,那有一只虫子?”

“是蛲虫!”许靓医师一边淡定的告诉我,一边用他那扎实的外科技术,利索地将阑尾连带虫子一起带离腹腔。

术后,许靓医师解剖了阑尾,并告诉我们,“这虫子约0.5cm长,外形恰似一条白线,应该是蛲虫,蛲虫成虫长约2cm,而蛔虫有15-30cm长,显然这是一起由蛲虫而引发的急性阑尾炎。”

  

“为什么这里会有蛲虫呢?”对此我很是疑问和好奇,许靓医师说:“蛲虫,外形恰似一条白线,长度约2厘米,成虫寄生于人体的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及回肠下段,在附近皮肤产卵。”

“蛲虫在幼儿及儿童间传染比较广泛,主要原因在于被感染的幼儿症状为肛门及肛门周瘙痒,幼儿或儿童会由于瘙痒而抓挠瘙痒部位,同时沾染上蛲虫虫卵,再通过接触玩具,座椅或门把手等将虫卵扩散到孩子容易碰到的生活范围内,其他孩子很容易再碰触已被沾染虫卵的玩具桌椅等物品,并通过口,进入新的感染体。”

既然知道了其传染途径,那么我该如何避免它呢?许靓医师提醒小朋友们在平时要做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要允吸手指和咬手指甲;定期烫洗被褥和清洗玩具。

而像一些公共场所如幼儿园或儿童游乐场,要严格禁止儿童在地上穿开裆裤玩耍;在游玩后,孩子要坚持立即洗手;幼儿园或儿童游乐场也应定期进行消毒。这样做好了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不仅仅可以预防蛲虫感染,还可预防更多接触性传染的疾病。

那么腹腔镜下切阑尾有哪些优点呢?

目前随着医学发展,微创技术飞速提高,阑尾炎手术已经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切口长约9CM)转变为腹腔镜下切除术(切口只需两个0.5CM及1个0.8CM),现我院已成功开展余台手术。

此类手术有如下优点:

1、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2、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几乎不用止痛药,非穿孔性阑尾炎病人术后2-5天即可出院,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壁切口疤痕更小,更符合美容的需要。

4、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野暴露清晰,诊断准确率高,术中检查范围更广阔,术者能更好地全面的探查观察盆腔、大小肠和大部分腹腔内脏器,对诊断不明的右下腹痛患者,尤其是年轻的女性患者,能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方法。

5、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切口感染、肠粘连、腹腔脓肿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手术。

 

七病区/曹方川陈晓亮小编/叶妲妮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医院
北京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rqzpk.com/jbyy/10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